【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路保温装置,具体为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的油箱在北方冬天使用时,由于环境温度很低,有时可达零下几十度,容易造成油箱的油液结冰,造成汽车不能行驶,给行车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在油路上安装保温装置防止结冰,现有的保温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2、现有的保温装置通常是采用保温管对油管进行保温,大多没有加热结构,易造成燃油黏度增加,影响燃油的流动性,并且现有的保温装置通常是套接在油管上的,在后期油管或油路保温装置损坏时,不方便拆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包括:油管、导热垫、保温套和加热机构;
3、所述油管的外侧抵接有导热垫,所述导热垫的外侧连接有保温套,所述导热垫和保温套之间设置有加热机构;
4、所述保温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散热管、输入保温管、保温箱、加热丝、控制器、循环泵、第一电动三通阀、管道、换热器、第二电动三通阀、并流管、输出保温管、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垫和保温套之间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接有输入保温管,所述输入保温管贯穿保温套的内壁连接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的内壁下方连接有加热丝,且保温箱的前部连接有控制器。
5、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一侧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动
6、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上方连接有第二电动三通阀,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连接在换热器的一侧,且第二电动三通阀的另一侧连接有并流管,所述并流管的一侧连接有输出保温管,所述输出保温管贯穿保温套的内壁连接在散热管上。
7、优选的,所述管道的内壁上方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箱的内壁上方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弧板、第一半扣圈、第二半扣圈、第二扣板、第一扣板、插槽、卡杆、空槽、t形通槽、矩形框、拉簧、拉杆和拉环,所述保温套的外侧连接有弧板,所述弧板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半扣圈,所述第一半扣圈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半扣圈,所述第二半扣圈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扣板,所述第二扣板的上方抵接有第一扣板,所述第一扣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半扣圈的前部。
9、优选的,所述第二扣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活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连接在第一扣板的底部。
10、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后部开设有空槽,且插槽的前部开设有t形通槽,所述空槽和t形通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框,所述卡杆卡合在矩形框内,所述矩形框的后部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连接在空槽的内壁上。
11、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前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滑动在t形通槽内,且拉杆远离矩形框的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设置在第二扣板的前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通过将换热器与车辆水箱连接进行换热,用循环泵将换热后的水输入散热管内,对油管进行加热,在水箱的温度比较低时,用加热丝对水进行加热,进而对该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进行加热,通过拉动拉环,然后将第一半扣圈从弧板上取下,将导热垫和保温套从油管上取下,在安装时用上下两组导热垫将油管包裹住,然后将第一半扣圈盖在弧板上,卡杆伸入插槽内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该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进行拆装,具体内容如下:
13、1.通过将换热器与车辆水箱连接进行换热,第一电动三通阀与管道接通,第二电动三通阀与换热器接通,用循环泵将换热后的水经输入保温管进入散热管内对油管进行加热,然后从输出保温管回到换热器内再次换热进行加热,在车辆停止运行,或水箱的温度比较低时,将第一电动三通阀与第二电动三通阀接通,第一电动三通阀与管道断开,第二电动三通阀与换热器断开,然后对加热丝通电,对水进行加热,对油管进行加热,进而对该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进行加热;
14、2.通过拉动拉环带动矩形框移动,解除对卡杆的卡合,然后旋转第一半扣圈,将第一半扣圈从弧板上取下,将导热垫和保温套从油管上取下,在安装时将用上下两组导热垫将油管包裹住,然后将第一半扣圈旋转盖在弧板上,卡杆伸入插槽内,卡合在矩形框内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该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进行拆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包括:油管(1)、导热垫(2)、保温套(3)和加热机构(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403)的一侧连接有循环泵(406),所述循环泵(40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动三通阀(407),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407)的一侧连接有管道(408),所述管道(408)的一侧连接有换热器(4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407)的上方连接有第二电动三通阀(410),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410)连接在换热器(409)的一侧,且第二电动三通阀(410)的另一侧连接有并流管(411),所述并流管(411)的一侧连接有输出保温管(412),所述输出保温管(412)贯穿保温套(3)的内壁连接在散热管(4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408)的内壁上方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13),所述保温箱(403)的内壁上方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1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弧板(501)、第一半扣圈(502)、第二半扣圈(503)、第二扣板(504)、第一扣板(505)、插槽(506)、卡杆(507)、空槽(508)、T形通槽(509)、矩形框(510)、拉簧(511)、拉杆(512)和拉环(513),所述保温套(3)的外侧连接有弧板(501),所述弧板(501)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半扣圈(502),所述第一半扣圈(50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半扣圈(503),所述第二半扣圈(503)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扣板(504),所述第二扣板(504)的上方抵接有第一扣板(505),所述第一扣板(505)固定连接在第一半扣圈(502)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板(504)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506),所述插槽(506)内活动连接有卡杆(507),所述卡杆(507)连接在第一扣板(505)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6)的后部开设有空槽(508),且插槽(506)的前部开设有T形通槽(509),所述空槽(508)和T形通槽(509)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框(510),所述卡杆(507)卡合在矩形框(510)内,所述矩形框(510)的后部连接有拉簧(511),所述拉簧(511)连接在空槽(508)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510)的前部连接有拉杆(512),所述拉杆(512)贯穿滑动在T形通槽(509)内,且拉杆(512)远离矩形框(510)的一端连接有拉环(513),所述拉环(513)设置在第二扣板(504)的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包括:油管(1)、导热垫(2)、保温套(3)和加热机构(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403)的一侧连接有循环泵(406),所述循环泵(40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动三通阀(407),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407)的一侧连接有管道(408),所述管道(408)的一侧连接有换热器(4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407)的上方连接有第二电动三通阀(410),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410)连接在换热器(409)的一侧,且第二电动三通阀(410)的另一侧连接有并流管(411),所述并流管(411)的一侧连接有输出保温管(412),所述输出保温管(412)贯穿保温套(3)的内壁连接在散热管(4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408)的内壁上方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13),所述保温箱(403)的内壁上方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1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14)均与控制器(405)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油路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弧板(501)、第一半扣圈(502)、第二半扣圈(503)、第二扣板(504)、第一扣板(505)、插槽(506)、卡杆(507)、空槽(508)、t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