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行李架。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李架在众多车型的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行李架能改善汽车外型整体构造,满足使用者对汽车外型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可以承载汽车使用者的行李物品,增加汽车的储物承载空间。
2、目前,汽车行李架通常固定安装在汽车车顶,在增加横向行李架之后可以用来放置物品。然而,现有的车顶行李架客观上存在一些问题或亟待改进的地方。
3、例如,由于行李架设置在车顶,所处的位置相对较高,因此当用户需要将物品放置在该行李架上时比较费力,整体上位于车顶的行李架使用率很低。
4、例如,当该车顶行李架放置物品之后,其可能会遮挡天窗视线;当该车顶行李架放置物品之后,会增加该汽车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可能会导致部分限高的道路无法通过。
5、例如,当车顶设置行李架后本身已经提升了一定的风阻,当利用该行李架放置物品时,会进一步增大风阻;特别是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由于风阻的显著提升,会提升车辆的能耗。
6、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车辆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前部分行李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行李架本体相对所述导向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前后滑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本体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有腔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滚轴和固定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还包括: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前部分行李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行李架本体相对所述导向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前后滑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架本体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有腔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滚轴和固定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前部分行李架在靠近所述后部分行李架的端部且沿着高度方向位于所述前部分行李架的下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部分行李架上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起始端和终止端,所述限位滑板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起始端至所述终止端之间移动。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移动的距离为s1,所述后部分行李架靠近车体钣金的下侧的壁厚为s2,s1大于或等于s2。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分行李架靠近所述后部分行李架的一端为前对接端,所述前对接端处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外围与所述前部分行李架相连,所述前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前轴和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开口。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分行李架靠近所述前部分行李架的一端为后对接端,所述后对接端处设置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外围与所述后部分行李架相连,所述后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后轴的第二开口。
12.如权利要求1或10或1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分行李架靠近所述后部分行李架的一端为前对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何文东,黄福春,俞裕生,黄俊钦,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