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及繁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291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及繁育方法,包括寄主盛放笼和寄生蜂饲养笼,寄主盛放笼6个面均为一定目数的尼龙网,其顶面的尼龙网面具有拉链能够设置寄主由此引入、引出,寄生蜂饲养笼的6个面也均为一定目数的尼龙网,其正面的尼龙网面具有拉链,且寄生蜂饲养笼顶面的4个顶角内部位置分别具有一定长度的带绳挂钩能够通过分别挂置于寄生盛放笼顶面的4个顶角外部位置设置将寄主盛放笼水平悬空挂置于寄生蜂饲养笼内部,且悬挂绳钩设置寄主盛放笼的顶面尼龙网与寄生蜂饲养笼的顶面尼龙网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装置及方法能够简化幼虫寄生蜂的寄生过程、减少寄生操作用工量,大大提高了幼虫寄生蜂的扩繁效率和降低了其繁育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敌昆虫生物防治,特别是与天敌昆虫的规模繁育相关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及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1、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害虫广泛地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以此代表的有: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害虫,具有食量大、食性杂、繁殖力强等特点,幼虫啃食造成植物叶片孔洞或缺口,严重时会造成植物死亡。

2、目前,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方法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长期施用,农残超标、害虫抗性增强、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日趋突显。害虫天敌防治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绿色安全的长期控害手段。害虫寄生蜂又作为害虫天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大量扩繁生产并包装后能够作为害虫生物防治产品,对害虫进行绿色防控,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3、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能够寄生鳞翅目幼虫,对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物防治潜力。斑痣悬茧蜂雌蜂将卵产在鳞翅目幼虫体内,鳞翅目幼虫被寄生后使取食量迅速减小,待寄生蜂幼虫在其体内发育成熟,由鳞翅目幼虫体内钻出后化茧,鳞翅目幼虫最终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及繁育方法。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包括由寄主盛放笼和寄生蜂饲养笼两个部分组成,寄主盛放笼6个面均为一定目数的尼龙网,其顶面的尼龙网面具有拉链能够设置寄主由此引入、引出,寄生蜂饲养笼的6个面也均为一定目数的尼龙网,其正面的尼龙网面具有拉链能够设置寄主盛放笼由此放入、取出,且寄生蜂饲养笼顶面的4个顶角内部位置分别具有一定长度的带绳挂钩能够通过分别挂置于寄生盛放笼顶面的4个顶角外部位置设置将寄主盛放笼水平悬空挂置于寄生蜂饲养笼内部,且具有一定长度的绳钩设置寄主盛放笼的顶面尼龙网与寄生蜂饲养笼的顶面尼龙网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4、作为优选,包括由寄主盛放笼和寄生蜂饲养笼两个部分组成;

5、作为优选,所述寄主盛放笼的6个面均为25-30目的尼龙网;

6、作为优选,所述寄主盛放笼的顶面尼龙网上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的拉链;

7、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尼龙网的拉链打开状态能够将寄主引入和引出;

8、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的4个顶角外部分别具有挂钩可挂置的挂口;

9、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6个面均为100-200目的尼龙网;

10、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正面尼龙网上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的拉链;

11、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正面尼龙网的拉链打开状态能够将寄主盛放笼放入或取出;

12、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的4个顶角内部位置分别具有一定长度的带绳挂钩;

13、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4个带绳挂钩可挂置于寄主盛放笼顶面的4个顶角外部的挂口,且能够将寄主盛放笼水平悬空挂置于寄生蜂饲养笼内部;

14、作为优选,所述寄主盛放笼悬挂位置为寄主盛放笼的顶面尼龙网与寄生蜂饲养笼的顶面尼龙网之间的距离为3-5cm;

15、作为优选,所述寄主盛放笼的尺寸为:边长为30-50cm的正方体;

16、作为优选,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尺寸为:长20-40cm、宽20-40cm、高4-8cm;

1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繁育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8、(1)幼虫寄生蜂成蜂的饲养:将即将羽化的寄生蜂蜂茧放入寄生蜂饲养笼内,待其羽化提供浸有10%的蜂蜜水的脱脂棉团进行饲喂,每日更换一次蜂蜜水棉团。

19、(2)幼虫寄生蜂的寄生过程:将适龄的寄主放入寄主盛放笼内,再将寄主盛放笼挂置于寄生蜂饲养笼内寄生24h。

20、(3)寄生后寄主的饲养:寄生结束后,将寄主盛放笼由寄生蜂饲养笼内取出;再将其内的寄主引入寄主饲养盘里继续饲养,每隔2日添加一次寄主人工饲料,待寄生后第7-8日将未被寄生的寄主挑出。

21、(4)蜂茧的收取:寄生后第10-11日,从寄主饲养盘里将蜂茧收取至容器内继续培养。

22、以上(1)~(4)步骤完成一次寄生过程,以此循环整个寄生流程,实现寄生蜂快速扩繁的目的。具体如下效果:

23、a)能够将寄主及寄生蜂快速的分离,与传统的寄生方式(寄生笼内单头多次的引入、引出寄生蜂成蜂)相比,寄生操作效率更高,而且对寄生蜂无任何损伤;

24、b)配合该装置进行的繁育方法与现有的扩繁方法相比,降低了用工时且增大了收茧率,能够显著降低幼虫寄生蜂的扩繁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寄主盛放笼和寄生蜂饲养笼两个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盛放笼的顶面尼龙网上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的拉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尼龙网的拉链打开状态能够将寄主引入和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的4个顶角外部分别具有挂钩可挂置的挂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6个面均为100-200目的尼龙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正面尼龙网上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的拉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正面尼龙网的拉链打开状态能够将寄主盛放笼放入或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的4个顶角内部位置分别具有一定长度的带绳挂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4个带绳挂钩可挂置于寄主盛放笼顶面的4个顶角外部的挂口,且能够将寄主盛放笼水平悬空挂置于寄生蜂饲养笼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盛放笼悬挂位置为寄主盛放笼的顶面尼龙网与寄生蜂饲养笼的顶面尼龙网之间的距离为3-5c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盛放笼的尺寸为:边长为30-50cm的正方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尺寸为:长20-40cm、宽20-40cm、高4-8cm。

13.一种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用于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进行幼虫寄生蜂的繁育,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寄主盛放笼和寄生蜂饲养笼两个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盛放笼的顶面尼龙网上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的拉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尼龙网的拉链打开状态能够将寄主引入和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顶面的4个顶角外部分别具有挂钩可挂置的挂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6个面均为100-200目的尼龙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的正面尼龙网上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的拉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规模扩繁幼虫寄生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饲养笼正面尼龙网的拉链打开状态能够将寄主盛放笼放入或取出。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莜国宁德凯仪传冬张晗刘正玲陈刚谢永辉孙五三王瑗申石萍丽吴道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