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方便更换的锁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129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44
本技术公开一种门把手方便更换的锁体结构,包括壳体和把手,所述壳体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把手设置有对插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对插腔插接配合,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把手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对插腔内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凹槽相对的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所述转动轴内转动设置有用于约束所述凸筋从所述凹槽中脱离的限位组件,所述凸筋靠近所述凹槽开口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组件贴合限位。本技术的限位组件实现约束凸筋从凹槽中脱离,以实现将把手约束至转动轴上。同时本技术限位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方便组装,可有效提高组装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把手方便更换的锁体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如中国技术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220667217u,公开了一种执手便于拆卸的锁体结构,包括锁体以及执手,锁体上转动设置有执手转动件,执手包括执手本体以及执手套筒,执手套筒与执手转动件插接配合,执手转动件上设有后端开口的连通槽,执手转动件上设有与连通槽互相连通的锁定槽,执手套筒上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活动设置有锁定块,执手套筒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旋转套筒,旋转套筒与锁定块连接用于带动锁定块在活动槽内移动。在锁定状态下,锁定块位于锁定槽内,其约束执手套筒相对于执手转动件的前后移动。在需要拆卸时,转动旋转套筒,使锁定块从锁定槽内旋出至连通槽内,执手相对于执手转动件向后移动,锁定块沿连通槽向后移动直至脱出,从而完成拆卸。

2、基于上述,在现有技术中,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在生产组装时,需要将多个锁定块逐一装配至活动槽,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装配时间,严重影响装配效率,影响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把手方便更换的锁体结构,包括壳体(10)和把手(30),所述壳体(10)转动设置有转动轴(20),所述把手(30)设置有对插腔(310),所述转动轴(20)与所述对插腔(310)插接配合,所述转动轴(2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210),所述凹槽(210)朝向所述把手(30)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对插腔(310)内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凹槽(210)相对的凸筋(320),所述凸筋(320)与所述凹槽(210)插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0)内转动设置有用于约束所述凸筋(320)从所述凹槽(210)中脱离的限位组件(40),所述凸筋(320)靠近所述凹槽(210)开口的一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把手方便更换的锁体结构,包括壳体(10)和把手(30),所述壳体(10)转动设置有转动轴(20),所述把手(30)设置有对插腔(310),所述转动轴(20)与所述对插腔(310)插接配合,所述转动轴(2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210),所述凹槽(210)朝向所述把手(30)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对插腔(310)内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凹槽(210)相对的凸筋(320),所述凸筋(320)与所述凹槽(210)插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0)内转动设置有用于约束所述凸筋(320)从所述凹槽(210)中脱离的限位组件(40),所述凸筋(320)靠近所述凹槽(210)开口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组件(40)贴合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