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42105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通过将原始电解质与锂盐混合后,经研磨、压制、热处理后在此研磨成粉状,使得到的硫化物电解质中,原始电解质与锂盐均匀分布,部分锂盐渗入到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晶格中,剩余锂盐包裹硫化物电解质颗粒。使得到的硫化物电解质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与锂金属匹配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可得到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质生产力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在交通、储能、电子产品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作用,因此电池也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当前液态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已引发人们的焦虑感。固态体系电池应用而生,其中固体电解质取代碳酸脂类液体电解液,助力电池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2、在众多固体电解质中,硫化物电解质具有与液态相媲美的高离子电导率,且自身可塑性高、易加工成型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其发展受到学术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该电解质与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负极匹配性较差,界面自发反应生成低离子、高电子传导的杂质相,特别是电解质自身不可忽略的电子电导率及晶界、结构缺陷促使锂枝晶穿透电解质发生短路。专利cn117497836a提出了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内核表面包覆一层卤化物litacl5m1/n(m=cl、f、i、br或o),利用卤化物电解质对于高压正极材料高稳定性、高离子电导率的特性,实现电解质在保持高电导率同时兼顾实现更高的氧化电位的目的,大幅度提高目标电解质对高压正极的稳定性。然而该电解质制备工艺复杂,涉及两种及以上电解质混合且液相处理,可能溶剂会对敏感、极性的硫化物电解质造成结构破坏,残留溶剂难以控制,且液相、热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离子相互扩散问题;同时该电解质与锂负极匹配性差,高价的钽离子(+5)易被锂金属还原形成合金相,导致界面失效、性能衰退,并且还存在成本高不易商业化使用等问题;专利cn114933331b提出一种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制备方法,通过v、nb、ta取代掺杂到p位,提高了与锂系列负极的相容性,更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然而元素掺杂对工艺要求较高,仅适用于实验室规模,同时掺杂对锂负极改善效果相对较差,其所形成的金属氧化物相会阻碍离子传输,且这类电解质无法避免锂枝晶生长问题;还引起电导率下降,所组装电池的倍率性能差。

3、因此,开发高性能的硫化物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方向之一,鉴于在提高离子电导率、降低电子电导率,匹配锂金属负极方面缺乏有效手段,特提出本专利技术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2、混合硫化物和锂盐,得到混合物;

3、将混合物压制成片状混合固体;

4、将片状混合固体进行热处理,再经研磨处理得到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

5、其中,以上步骤均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6、进一步的,所述原始硫化物电解质选自锂硫银锗矿型电解质(li6ps5cl或li6ps5br)、锂锗磷硫型电解质(li10gep2s12或li10sip2s12)、玻璃陶瓷态电解质(li7p3s11或li3ps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盐为卤素锂盐。

7、优选的,所述锂盐为氯化锂、氟化锂、溴化锂、碘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8、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物中,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摩尔百分含量为25%~91%,锂盐摩尔百分含量为19%~75%。

9、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中,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摩尔百分含量为33.3%~66.7%,锂盐摩尔百分含量为33.3~66.7%。

1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原始硫化物和锂盐的混合方式包括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100rpm/min,时间≥20分钟。

11、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物压制压力为100~500mpa。

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固体热处理温度为200~600℃,处理时间为0.5~6h。

13、以及,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

14、本申请的第二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所述电解质为第一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将原始电解质与锂盐混合后,经研磨、压制、热处理后在此研磨成粉状,使得到的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中,原始电解质与锂盐均匀分布,部分锂盐渗入到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晶格中,剩余锂盐包裹硫化物电解质颗粒。一方面,由于锂盐中包含卤素原子,提高了原始电解质的阴离子亚晶格结构多样性,降低离子迁移势垒,从而提高其离子传输能力,即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另一方面,未反应的锂盐包裹在原始电解质颗粒表面,形成了包覆层,锂盐低电子传导能力能够有效阻止电子攻击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提高正极侧界面稳定性,且由于原始硫化物电解质被卤化物包裹,降低晶界的电子电导率,有利于阻碍枝晶在锂负极/电解质界面生长,降低锂金属对硫化物电解质强还原作用,相容匹配锂负极;进一步,包覆层还有利于隔绝空气中的水分子,提高了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由此使得到的高性能硫化物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与锂金属匹配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可得到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硫化物电解质选自锂硫银锗矿型电解质(Li6PS5Cl或Li6PS5Br)、锂锗磷硫型电解质(Li12GeP2S10或Li12SiP2S10)、玻璃陶瓷态电解质(Li7P3S11或Li3PS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盐为卤素锂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所述锂盐为氯化锂、氟化锂、溴化锂、碘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摩尔百分含量为25%~91%,锂盐摩尔百分含量为19%~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摩尔百分含量为33.3%~66.7%,锂盐摩尔百分含量为33.3~66.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所述混合原始硫化物和锂盐的混合方式包括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100rpm/min,时间≥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压制压力为100~50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固体热处理温度为200~600℃,处理时间为0.5~6h。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

10.一种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为权利要求9所述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硫化物电解质选自锂硫银锗矿型电解质(li6ps5cl或li6ps5br)、锂锗磷硫型电解质(li12gep2s10或li12sip2s10)、玻璃陶瓷态电解质(li7p3s11或li3ps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盐为卤素锂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所述锂盐为氯化锂、氟化锂、溴化锂、碘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摩尔百分含量为25%~91%,锂盐摩尔百分含量为19%~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道斌路士杰张新宇吕海健谢朝香杨天雯张宇翔刘琦李自涵许馨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