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
技术介绍
1、血管鞘主要包括穿刺针、短导丝、内鞘(鞘芯)及外鞘,手术时需要将内鞘置入外鞘中组装起来,使用穿刺针穿刺进入血管,引入短导丝后撤出穿刺针,随后沿短导丝将血管鞘置入血管,最后将短导丝及内鞘一同撤出,之后所有的腔内介入手术操作及治疗器械均通过该血管导向鞘引入病变血管。目前国际及国内通用的血管鞘均为单向鞘,即只能沿一个方向引入导管、球囊、支架等治疗器械,故基本上只能向一个方向处理一处动脉病变。
2、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近二十余年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外周动脉疾病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为具有开放手术禁忌症如高龄、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可能,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3、然而,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伴随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疾病中病变位置及手术操作方向的问题。在进行腔内手术时,通常需要在穿刺入路血管预置血管鞘,通过导向鞘将导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鞘包括中空的外鞘,其内形成有沿所述外鞘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且所述外鞘的头端和尾端均开口,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的开口均连通,以形成沿第一方向的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段呈弧形孔状,且所述转弯段的圆心角为1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是设置在所述外鞘的内壁上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段还连接有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鞘包括中空的外鞘,其内形成有沿所述外鞘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且所述外鞘的头端和尾端均开口,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的开口均连通,以形成沿第一方向的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段呈弧形孔状,且所述转弯段的圆心角为1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是设置在所述外鞘的内壁上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段还连接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一端插入所述转弯段内并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外鞘的壁面,并向所述外鞘的尾端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介入操作方向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上还连接有注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隆华,高红霞,朱广浪,李旭,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