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电梯井井道内防护层防护平台,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中,电梯井的防护是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高层建筑电梯井道施工现有多种施工方法,如滑动模板、爬升模板、整体提升内钢模、竹木组合大模板等。电梯井道混凝土筒体为中空结构,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为井道内壁施工人员提供防坠落的安全防护与施工平台。目前,公知的电梯井道内防护层防护多为以下两种:电梯井道内悬挑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网而成。此防护方式,搭设过程繁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高,搭设过程中操作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高,防护层存在的安全隐患高。在防护层电梯井道内同时绑扎楼板水平钢筋形成防护,后期拆除井道内的钢筋。此防护方式,在后期拆除防护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高且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梯井井道内防护层防护平台,防护平台通用性强,搭设及拆除过程操作简便、降低劳动强度,搭设过程中操作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极低,防护层所存在安全隐患极低,为施工过程提供安全、环保及便利基础,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电梯井井道内防护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支撑架(1)、底部支撑架(2)、内部防护架(3)、钢制防护网(5)和门洞防护网(6),所述墙体支撑架(1)、底部支撑架(2)和内部防护架(3)均为矩形框架,底部支撑架(2)设置在墙体支撑架(1)的底部,内部防护架(3)设置在底部支撑架(2)上面并与墙体支撑架(1)垂直布置,墙体支撑架(1)、底部支撑架(2)和内部防护架(3)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构成防护平台架体;墙体支撑架(1)的两个侧边框(13)顶靠于在电梯井门洞两侧墙体(8),底部支撑架(2)的底端支顶于电梯井门洞下侧横梁(9),内部防护架(3)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梯井井道内防护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支撑架(1)、底部支撑架(2)、内部防护架(3)、钢制防护网(5)和门洞防护网(6),所述墙体支撑架(1)、底部支撑架(2)和内部防护架(3)均为矩形框架,底部支撑架(2)设置在墙体支撑架(1)的底部,内部防护架(3)设置在底部支撑架(2)上面并与墙体支撑架(1)垂直布置,墙体支撑架(1)、底部支撑架(2)和内部防护架(3)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构成防护平台架体;墙体支撑架(1)的两个侧边框(13)顶靠于在电梯井门洞两侧墙体(8),底部支撑架(2)的底端支顶于电梯井门洞下侧横梁(9),内部防护架(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支撑架(1)上,另一端顶靠于电梯井筒内壁(10);钢制防护网(5)设置于内部防护架(3)上;门洞防护网(6)固定在墙体支撑架(1)上,形成电梯井门洞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电梯井井道内防护层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支撑架(1)由两个垂直布置的侧边框(13)和多个水平横杆(4)组成矩形框架,所述侧边框(13)的底部设置在底板(12)的一端,底板(12)的另一端设置与侧边框(13)平行布置的立杆一(14),立杆一(14)的高度小于侧边框(13)高度,立杆一(14)的底部与侧边框(13)底部之间通过连接板一(11)连接,立杆一(14)的顶部与侧边框(13)之间通过水平布置的连接角钢(15)连接,立杆一(14)的顶部斜上方通过斜撑一(16)与侧边框(13)连接;水平横杆(4)包含方矩形钢管(41),方矩形钢管(41)通过多个螺栓螺母固定门洞防护网(6),水平横杆(4)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海涛,刘连永,熊一凡,徐光宏,冯楠,
申请(专利权)人:熊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