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022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睡眠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包括椅体、侧板、智能控制模块和电磁铁本体,所述侧板的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光耦传感器,所述椅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椅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个检测探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体内部的箱体,所述箱体的数量为两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开启第二电机来带动长杆和第一齿轮旋转,让第一齿轮沿着齿牙轨道的表面行走,带动箱体进行升降,控制并调节电磁铁本体的上下位置,实现控制并调节电磁铁本体位置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启电动推杆使其输出轴收缩或伸长,并在推拉杆的配合下,来带动移动座和电磁铁本体移动,扩大或者缩小磁场范围,以实现广域按摩与精准按摩之间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睡眠舱,具体为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


技术介绍

1、旋磁按摩睡眠舱是一种结合了旋磁技术与按摩功能的健康养生设备,旨在通过特定的磁场和按摩手法帮助用户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健康,旋磁技术是旋磁按摩睡眠舱的核心,它以人为中心形成一个穿透力极强的生物磁场,磁场(磁力线)转速通常在600~1000转/分钟,磁场强度(劳伦兹力)可达8000高斯,磁力线能有效穿透人体,切割人体内的体液与血液中的大分子团簇,形成小分子团簇,引起共振,激活细胞,推动细胞有序排列,从而达到磁疗调理康复的作用。

2、当前的旋磁按摩睡眠舱在设计上普遍采用固定位置的电磁铁进行圆周运动以产生磁场,但这种设计因电磁铁位置不可调节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用户的身材差异和各自不同的按摩需求,固定位置的电磁铁往往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按摩需求,这种局限性可能导致部分用户无法获得最佳的按摩体验和治疗效果;同时磁按摩睡眠舱的电磁铁在自身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现象,电磁铁本身由于电流通过会产生热量,这是电磁效应的一个常见副作用,即焦耳热,此外电磁铁在高速旋转做圆周运动时,会与周边的空气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同样会导致热量的产生,进一步使得电磁铁的温度升高,随着电磁铁温度的升高,其内部的电阻会随之增大,根据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金属导体的电阻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阻的增大又会影响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进而可能影响到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强度,更重要的是,由于电阻的增大和电流的变化,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可能会大幅度变化,磁场强度的稳定性对于磁按摩睡眠舱的功能至关重要,因为不稳定的磁场可能会影响其按摩效果和用户的睡眠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能够控制并调节电磁铁的位置和磁场范围,并能够对电磁铁进行降温,保持电磁铁的工作稳定性,给用户带来舒适的睡眠体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包括椅体、侧板、智能控制模块和电磁铁本体,所述侧板的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光耦传感器,所述椅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椅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个检测探头,还包括:

3、设置于所述椅体内部的箱体,所述箱体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箱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电磁铁本体设置在所述转盘的表面,所述箱体内部的两侧分别栓接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管和传动杆,所述转管的一端与转盘相互栓接,所述电磁铁本体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分布在转盘表面的四角;

4、栓接于所述箱体内部上方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转管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电磁铁本体做圆周运动以改变磁场实施磁疗,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轴承座固定有长杆,所述箱体的一侧还栓接有驱动所述长杆旋转的第二电机;

5、栓接于所述椅体内部的齿牙轨道,所述长杆的表面栓接有与齿牙轨道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两侧的所述箱体之间栓接有横梁;

6、用于对所述电磁铁本体进行间距调整的调节机构;

7、对所述电磁铁本体进行温控的降温机构。

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台、电动推杆和固定板,所述支撑台栓接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上方,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为两组并栓接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板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相互栓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栓接有若干个滚轮,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于转管内部的滑动柱,所述转管的外表面还滑动连接有外盘,且外盘与滑动柱相互栓接,所述滚轮的表面与外盘相互接触,所述滑动柱表面的四角均栓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转盘表面的四侧均栓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座,且电磁铁本体与移动座的表面相互栓接,所述转盘的表面还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座的表面还栓接有第二连接件,且第二连接件穿过滑槽,所述推拉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动柱的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通孔。

10、优选的,所述滚轮呈弧线分布,所述滑轨的截面呈t字形设计。

11、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储液筒、输液管、转动柱、连接筒和传动组件,所述储液筒和连接筒均固定于所述转管的内部,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筒相互连通,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筒相互连通,所述转动柱与连接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连接筒底部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连通管,所述降温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管表面的环形筒,所述环形筒外侧的表面焊接有若干个翅片,所述连通管远离连接筒的一端与环形筒相互连通,所述环形筒的表面还连通设置有长管,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管,所述长管贯穿转盘并与环形管相互连通,所述环形管的表面连通设置有短管,所述电磁铁本体的表面套设有连接圈,所述短管贯穿转盘并与连接圈通过软管相互连通,所述储液筒与远离连接筒的一侧还连通设置有回管,所述回管的另一端贯穿转盘并连通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圈与连接口通过软管相互连通,所述传动组件利用转管旋转的动力驱动所述转动柱旋转,所述箱体的一侧还安装有风扇,所述箱体另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排风槽。

12、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短轴、第二短轴和环齿轮,所述环齿轮的顶部栓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另一侧与第一竖板相互栓接,将环齿轮与第一竖板固定,所述第一短轴和第二短轴均与转管通过轴承相互固定,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筒的外侧并栓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短轴和第二短轴的表面分别栓接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环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短轴的长度与第二短轴的长度相同,且第四齿轮的尺寸与第三齿轮的尺寸相同。

14、优选的,所述环形管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且固定套与转盘的表面相互栓接。

15、优选的,所述储液筒顶部的一侧还连通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顶端贯穿至转管的外侧,所述注液口表面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注液口的内壁螺纹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横梁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滑套,所述椅体内部的两侧还均栓接有滑杆,且滑套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启第二电机来带动长杆和第一齿轮旋转,让第一齿轮沿着齿牙轨道的表面行走,带动箱体进行升降,控制并调节电磁铁本体的上下位置,实现控制并调节电磁铁本体位置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启电动推杆使其输出轴收缩或伸长,并在推拉杆的配合下,来带动移动座和电磁铁本体移动,扩大或者缩小磁场范围,以实现广域按摩与精准按摩之间的切换,从而满足不同身材用户的不同位置按摩需求,进一步提升按摩的精准度,提升按摩治疗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程度,让用户获得最佳的按摩体验和治疗效果,同时在多个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模块的配合下,也能够实现部分功能的智能化,提高该控制装备的智能性。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包括椅体(1)、侧板(2)、智能控制模块(4)和电磁铁本体(8),所述侧板(2)的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光耦传感器(6),所述椅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5),所述椅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个检测探头(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体(1)内部的箱体(3),所述箱体(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箱体(3)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转盘(9),所述电磁铁本体(8)设置在所述转盘(9)的表面,所述箱体(3)内部的两侧分别栓接有第一竖板(13)和第二竖板(14),所述第一竖板(13)和第二竖板(1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管(10)和传动杆(12),所述转管(10)的一端与转盘(9)相互栓接,所述电磁铁本体(8)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分布在转盘(9)表面的四角;栓接于所述箱体(3)内部上方的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12)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2)与转管(10)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所述电磁铁本体(8)做圆周运动以改变磁场实施磁疗,所述箱体(3)的顶部通过轴承座固定有长杆(16),所述箱体(3)的一侧还栓接有驱动所述长杆(16)旋转的第二电机(15);栓接于所述椅体(1)内部的齿牙轨道(18),所述长杆(16)的表面栓接有与齿牙轨道(18)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7),两侧的所述箱体(3)之间栓接有横梁(19);用于对所述电磁铁本体(8)进行间距调整的调节机构(24);对所述电磁铁本体(8)进行温控的降温机构(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4)包括支撑台(241)、电动推杆(242)和固定板(243),所述支撑台(241)栓接于所述箱体(3)内部的上方,所述电动推杆(242)的数量为两组并栓接于所述支撑台(241)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板(243)与电动推杆(242)的输出轴相互栓接,所述固定板(243)的内侧栓接有若干个滚轮(244),所述调节机构(2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转管(10)内部的滑动柱(246),所述转管(10)的外表面还滑动连接有外盘(245),且外盘(245)与滑动柱(246)相互栓接,所述滚轮(244)的表面与外盘(245)相互接触,所述滑动柱(246)表面的四角均栓接有第一连接件(247),所述第一连接件(24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拉杆(248),所述转盘(9)表面的四侧均栓接有滑轨(2413),所述滑轨(241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座(2410),且电磁铁本体(8)与移动座(2410)的表面相互栓接,所述转盘(9)的表面还贯穿开设有滑槽(2412),所述移动座(2410)的表面还栓接有第二连接件(249),且第二连接件(249)穿过滑槽(2412),所述推拉杆(248)远离第一连接件(24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4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246)的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通孔(2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44)呈弧线分布,所述滑轨(2413)的截面呈T字形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25)包括储液筒(251)、输液管(252)、转动柱(253)、连接筒(255)和传动组件(256),所述储液筒(251)和连接筒(255)均固定于所述转管(10)的内部,所述输液管(252)的一端与储液筒(251)相互连通,所述输液管(252)的另一端与连接筒(255)相互连通,所述转动柱(253)与连接筒(25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253)的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254),所述连接筒(255)底部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连通管(257),所述降温机构(25)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管(10)表面的环形筒(258),所述环形筒(258)外侧的表面焊接有若干个翅片(259),所述连通管(257)远离连接筒(255)的一端与环形筒(258)相互连通,所述环形筒(258)的表面还连通设置有长管(2510),所述转盘(9)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管(2511),所述长管(2510)贯穿转盘(9)并与环形管(2511)相互连通,所述环形管(2511)的表面连通设置有短管(2513),所述电磁铁本体(8)的表面套设有连接圈(2514),所述短管(2513)贯穿转盘(9)并与连接圈(2514)通过软管相互连通,所述储液筒(251)与远离连接筒(255)的一侧还连通设置有回管(2516),所述回管(2516)的另一端贯穿转盘(9)并连通设置有连接口(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包括椅体(1)、侧板(2)、智能控制模块(4)和电磁铁本体(8),所述侧板(2)的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光耦传感器(6),所述椅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5),所述椅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个检测探头(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体(1)内部的箱体(3),所述箱体(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箱体(3)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转盘(9),所述电磁铁本体(8)设置在所述转盘(9)的表面,所述箱体(3)内部的两侧分别栓接有第一竖板(13)和第二竖板(14),所述第一竖板(13)和第二竖板(1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管(10)和传动杆(12),所述转管(10)的一端与转盘(9)相互栓接,所述电磁铁本体(8)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分布在转盘(9)表面的四角;栓接于所述箱体(3)内部上方的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与传动杆(12)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2)与转管(10)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所述电磁铁本体(8)做圆周运动以改变磁场实施磁疗,所述箱体(3)的顶部通过轴承座固定有长杆(16),所述箱体(3)的一侧还栓接有驱动所述长杆(16)旋转的第二电机(15);栓接于所述椅体(1)内部的齿牙轨道(18),所述长杆(16)的表面栓接有与齿牙轨道(18)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7),两侧的所述箱体(3)之间栓接有横梁(19);用于对所述电磁铁本体(8)进行间距调整的调节机构(24);对所述电磁铁本体(8)进行温控的降温机构(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4)包括支撑台(241)、电动推杆(242)和固定板(243),所述支撑台(241)栓接于所述箱体(3)内部的上方,所述电动推杆(242)的数量为两组并栓接于所述支撑台(241)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板(243)与电动推杆(242)的输出轴相互栓接,所述固定板(243)的内侧栓接有若干个滚轮(244),所述调节机构(2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转管(10)内部的滑动柱(246),所述转管(10)的外表面还滑动连接有外盘(245),且外盘(245)与滑动柱(246)相互栓接,所述滚轮(244)的表面与外盘(245)相互接触,所述滑动柱(246)表面的四角均栓接有第一连接件(247),所述第一连接件(24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拉杆(248),所述转盘(9)表面的四侧均栓接有滑轨(2413),所述滑轨(241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座(2410),且电磁铁本体(8)与移动座(2410)的表面相互栓接,所述转盘(9)的表面还贯穿开设有滑槽(2412),所述移动座(2410)的表面还栓接有第二连接件(249),且第二连接件(249)穿过滑槽(2412),所述推拉杆(248)远离第一连接件(24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4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246)的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通孔(2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44)呈弧线分布,所述滑轨(2413)的截面呈t字形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压促眠设备的智能控制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25)包括储液筒(251)、输液管(252)、转动柱(253)、连接筒(255)和传动组件(256),所述储液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建文姜严
申请(专利权)人:松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