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控制设备,具体是一种风冷逆变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逆变器行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380v和690v电压等级逆变器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和企业需求。在工业自动化、可再生能源、电动车辆等领域,对逆变器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能量转换功能上,更强调功率密度、成本效益以及稳定可靠性等方面的提升。
2、然而,目前常用的逆变器性能无法跟上行业的快速发展,逆变器系统中配套的性能要求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前进的瓶颈。为了确保前瞻性研究和创新得以持续进行,需要更高功率密度、更低成本、更优性能的逆变器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冷逆变器,解决传统的逆变器器件布局不合理,导致导电排距离太长,且线路来回交错,导致机器成本高,且很体积大、组柜太占空间,并且强电和弱电混在一起,导致强电磁场干扰控制电路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体、风扇、功率器件、控制电路、母线电容和散热器,所述的机箱壳体的内部通过钣金件设置为风道腔体、功率器件腔体和控制电路腔体,所述的风道腔体位于机箱壳体内侧内部位置,所述的功率器件腔体位于机箱壳体内侧且位于风道腔体外部位置,所述的控制电路腔体位于机箱壳体的内侧侧部位置,所述的风扇固定设置在风道腔体内的顶部或者底部,所述的功率器件固定设置在功率器件腔体内,所述的控制电路固定设置在控制电路腔体内,
4、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功率器件包括igbt模块,所述的igbt模块固定设置在散热器的基板上沿水平方向平行排列布置且置于功率器件腔体中,所述的母线电容上设置有叠层母排,叠层母排上端接直流导电排,叠层母排下端接i gbt模块正负极,叠层母排一半置于风道腔体,另一半在功率器件腔体中。
5、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功率器件包括电流互感器和输出导电排,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置于igbt模块下端,所述的输出导电排一端接于i gbt模块上并穿过电流互感器,所述的igbt模块下部设置有igbt驱动板,所述的igbt模块上设置有吸收电容。
6、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pcb控制板和风机直流电源,所述的pcb控制板和风机直流电源置于控制电路腔体。
7、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制动单元模块,所述的制动单元模块安装在风扇与母线电容之间,所述的制动单元模块的一端并排设置有制动导电排和直流导电排,所述的直流导电排包括直流正导电排和直流负导电排,制动单元模块的另一端接叠层母排。
8、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动单元模块上设置有制动散热器,所述的制动散热器位于风道腔体内。
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叠层母排上均匀设置有均压电阻,所述的均压电阻位于功率器件腔体内。
1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电路腔体由钣金件隔开,单独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逆变器结构布局。解决现有的逆变器体积大,组柜太占空间的技术问题。
13、2、此结构布局为书本式布局,机箱非常窄,空间利用率极高,此结构布局相比于传统逆变器功率密度高。
14、3、此结构布局电气布局更加合理,从上至下,输入母线端到母线电容,母线电容到i gbt模块,i gbt模块到输出导电排,一气呵成,器件且都紧挨着,会使得使用导电排的长度缩减到极致。从而把结构成本也压缩到最低。其次器件与器件的距离都是最短,从而也提升机器性能。
15、4、此结构布局emc布局更加合理,强电和弱电分离,互不干扰,pcb电路板置于顶板之上,防止导电排强电磁场干扰到pcb弱电电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体(1)、风扇(2)、功率器件(4)、控制电路(5)、母线电容(6)和散热器(3),所述的机箱壳体(1)的内部通过钣金件设置为风道腔体(11)、功率器件腔体(12)和控制电路腔体(13),所述的风道腔体(11)位于机箱壳体(1)内侧内部位置,所述的功率器件腔体(12)位于机箱壳体(1)内侧且位于风道腔体(11)外部位置,所述的控制电路腔体(13)位于机箱壳体(1)的内侧侧部位置,所述的风扇(2)固定设置在风道腔体(11)内的顶部或者底部,所述的功率器件(4)固定设置在功率器件腔体(12)内,所述的控制电路(5)固定设置在控制电路腔体(13)内,所述的母线电容(6)和散热器(3)固定设置在风道腔体(11)内,所述的母线电容(6)位于散热器(3)的上部且均匀阵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器件(4)包括IGBT模块(41),所述的IGBT模块(41)固定设置在散热器(3)的基板上沿水平方向平行排列布置且置于功率器件腔体(12)中,所述的母线电容(6)上设置有叠层母排(8),叠层母排(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器件(4)包括电流互感器(42)和输出导电排(4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42)置于IGBT模块(41)下端,所述的输出导电排(43)一端接于IGBT模块(41)上并穿过电流互感器(42),所述的IGBT模块(41)下部设置有IGBT驱动板(44),所述的IGBT模块(41)上设置有吸收电容(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5)包括PCB控制板(51)和风机直流电源(52),所述的PCB控制板(51)和风机直流电源(52)置于控制电路腔体(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单元模块(7),所述的制动单元模块(7)安装在风扇(2)与母线电容(6)之间,所述的制动单元模块(7)的一端并排设置有制动导电排(71)和直流导电排(9),所述的直流导电排(9)包括直流正导电排和直流负导电排,制动单元模块(7)的另一端接叠层母排(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单元模块(7)上设置有制动散热器(72),所述的制动散热器(72)位于风道腔体(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层母排(8)上均匀设置有均压电阻(10),所述的均压电阻(10)位于功率器件腔体(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腔体(13)由钣金件隔开,单独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体(1)、风扇(2)、功率器件(4)、控制电路(5)、母线电容(6)和散热器(3),所述的机箱壳体(1)的内部通过钣金件设置为风道腔体(11)、功率器件腔体(12)和控制电路腔体(13),所述的风道腔体(11)位于机箱壳体(1)内侧内部位置,所述的功率器件腔体(12)位于机箱壳体(1)内侧且位于风道腔体(11)外部位置,所述的控制电路腔体(13)位于机箱壳体(1)的内侧侧部位置,所述的风扇(2)固定设置在风道腔体(11)内的顶部或者底部,所述的功率器件(4)固定设置在功率器件腔体(12)内,所述的控制电路(5)固定设置在控制电路腔体(13)内,所述的母线电容(6)和散热器(3)固定设置在风道腔体(11)内,所述的母线电容(6)位于散热器(3)的上部且均匀阵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器件(4)包括igbt模块(41),所述的igbt模块(41)固定设置在散热器(3)的基板上沿水平方向平行排列布置且置于功率器件腔体(12)中,所述的母线电容(6)上设置有叠层母排(8),叠层母排(8)上端接直流导电排(9),叠层母排(8)下端接igbt模块(41)正负极,叠层母排(8)一半置于风道腔体(11),另一半在功率器件腔体(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器件(4)包括电流互感器(42)和输出导电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垚,冯欢,刘易,张嘉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