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022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所述固定外壳位于播撒支撑杆孔洞正下方且二者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插土板通过旋转连接件与固定外壳构成旋转连接,所述插土板与旋转连接件之间通过扭簧固定连接,所述种子播撒内通道贯穿在固定外壳内部,所述升降环通过第二液压杆与固定外壳构成升降结构。本技术通过插土播撒机构的设置,两组插土播撒机构的插土板尖端穿过土壤表面并插入内部,第二液压杆驱动升降环向下移动并接触到插土板,使得插土板打开,插土板底端拨开土壤形成一个洞,保证种子由下通道穿过种子播撒内通道掉落在土壤内部的洞中,深层次土壤有利于种子的生长,增加种子生长效果,大面积覆盖植被便于快速修复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保护,具体为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


技术介绍

1、通过播撒种子可以恢复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并且有助于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利用植被进行生态修复可以帮助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水循环、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间相互作用;还可以提供栖息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促进生态平衡;还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净化空气和水,保护自然资源。

2、现有的种子播撒装置,在需要被生态修复的环境,地表土质较硬,有时会伴有部分碎石,直接将种子播撒在表面,导致种子存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影响生态修复进程;而且同一位置种子播撒时播种位置数量少,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人工工作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种子播撒装置,在需要被生态修复的环境,地表土质较硬,有时会伴有部分碎石,直接将种子播撒在表面,导致种子存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影响生态修复进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包括种子播撒推车(1)、电机(3)、播撒支撑杆(7)、种子出料控制组件(12)和插土播撒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土播撒机构(13)包括固定外壳(1301)、插土板(1303)、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第二液压杆(1306)和升降环(1307),所述固定外壳(1301)位于播撒支撑杆(7)通孔正下方且与播撒支撑杆(7)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外壳(1301)周向连接有多组插土板(1303),所述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设置在固定外壳(1301)内部,所述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顶部与固定外壳(1301)的顶部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液压杆(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包括种子播撒推车(1)、电机(3)、播撒支撑杆(7)、种子出料控制组件(12)和插土播撒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土播撒机构(13)包括固定外壳(1301)、插土板(1303)、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第二液压杆(1306)和升降环(1307),所述固定外壳(1301)位于播撒支撑杆(7)通孔正下方且与播撒支撑杆(7)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外壳(1301)周向连接有多组插土板(1303),所述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设置在固定外壳(1301)内部,所述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顶部与固定外壳(1301)的顶部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液压杆(1306)位于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和固定外壳(1301)之间,所述第二液压杆(13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升降环(1307),升降环(1307)套设在种子播撒内通道(1305)外,所述升降环(1307)通过第二液压杆(1306)与固定外壳(1301)构成升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播撒支撑杆(7)内部的通孔位置,所述播撒支撑杆(7)的上板连接上通道(10),所述播撒支撑杆(7)的下板连接有下通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态修复的种子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种子出料控制组件(12)设置在播撒支撑杆(7)的内部,所述种子出料控制组件(12)包括第一液压杆(1201)、板件连接座(1202)、固定连接杆(1203)和出料控制板(1204),所述第一液压杆(1201)固定连接在播撒支撑杆(7)的内侧,所述板件连接座(1202)所有两个,分别在固定连接杆(1203)的两端,所述第一液压杆(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佳易晓通郝思杰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晋中市首润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