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015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n个加工中心,沿一个加工序列依次排布,以逐步将毛坯料加工为汽车配件;在每个加工中心上根据所在加工序列中的位置设定加工毛坯料的第一温度参数,根据所有第一温度参数构建加工毛坯料的温度路径;周转机构,位于相邻加工中心之间;周转机构用于将毛坯料运输至加工中心时,使毛坯料在当前的第二温度参数适配第一温度参数;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每个加工中心设定温度参数,并通过周转机构调整毛坯料温度,确保温度沿加工序列平稳过渡,有效降低了累积误差并提升了成品的最终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汽车零件加工工艺中,通常需要在多道工序中对工件进行连续且精细的加工,以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和品质。为实现这一点,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多台加工中心组成一条协同作业的生产线,每个加工中心针对工件的不同部位进行独立加工。然而,由于各个加工中心的工作环境、工件装夹位置和加工温度不尽相同,当工件在长时间、间断性的传递与装夹过程中往返于不同加工中心之间时,容易产生累积误差,尤其在生产节拍较长或换线频繁的情况下更为显著。这样,在工件最终进行精度检测时,累积而成的误差将对成品的尺寸精度和综合性能带来明显影响。

2、为此提出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汽车零件加工工艺在多台加工中心的协同作业中,由于环境和操作差异导致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累积误差,最终影响成品的精度和性能的问题。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包括:n个加工中心,沿一个加工序列依次排布,以逐步将毛坯料加工为所述汽车配件;在每个所述加工中心上根据所在加工序列中的位置设定加工所述毛坯料的第一温度参数,根据所有第一温度参数构建加工所述毛坯料的温度路径;周转机构,设置至少一个,且位于相邻所述加工中心之间;所述周转机构用于将所述毛坯料运输至所述加工中心时,使所述毛坯料在当前的第二温度参数适配所述第一温度参数。

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周转机构包括有对应毛坯料加工部位的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毛坯料多个部位的温度值;所述周转机构根据所有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加热或冷却所述毛坯料。

6、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温度参数为一个范围值,以及所述温度路径为通过多个温度节点依次连接形成的折线路径,且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含的温度值与所述温度节点的温度值之间具有一个预设阈值。

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阈值根据所述毛坯料在当前加工中心所要求的加工误差设定,和/或所述温度节点的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一温度参数的范围值内。

8、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还包括有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周转机构加热或冷却所述毛坯料;所述温控系统通过当前加工环境的第三温度参数调整每个所述第一温度参数,以修正所述温度路径,且所述温控系统在每个时刻下更新并存储所述温度路径。

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获取模块,与所述传感器单元相连;所述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毛坯料多个部位的温度值打包作为当前时刻下的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工件调温模块,与所述周转机构相连;所述调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和所述毛坯料将到达加工中心上的第一温度参数生成控制数据。

10、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路径更新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周转机构调整所述毛坯料的温度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若为大于则调整所述温度节点的温度值,并更新所述温度路径。

1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毛坯料包括有架体结构,以及所述汽车配件包括有通过所述架体结构加工成型的汽车梯形框架;所述周转机构包括有能够容纳所述架体结构的周转箱。

12、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周转箱在相邻所述加工中心之间运输所述架体结构时,具有下述情形:情形一,加热或冷却所述架体结构,以使所述架体结构沿周向每个部位的温度一致;情形二,加热或冷却所述架体结构沿周向的每个部位,以使所述架体结构的第一温度参数适配位于加工序列中下一个位置的加工中心的第二温度参数。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预加热所述毛坯料至一个设定的温度值,将加热后的所述毛坯料沿所述加工序列依次通过所述加工中心;持续判断所述毛坯料的第二温度参数是否适配所要到达的加工中心上的第一温度参数,若为不适配则加热或冷却所述毛坯料。

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5、通过在每个加工中心为毛坯料设定与加工序列位置相匹配的第一温度参数,使得毛坯料在进入各自的加工环节之前即可处于精确控制的理想温度范围,不仅有助于在后续切削、成形或焊接等工序中减少形变与误差,还能在整体上保证各道工序之间的有序衔接与质量稳定。

16、当毛坯料在相邻加工中心之间传递时,周转机构通过具备的加热与冷却功能,能够动态调整毛坯料的实际温度至前述的第一温度参数范围内,从而在工件连续传递的过程中避免温度突变对材料性能与尺寸精度的影响,有效确保了毛坯料在长时间、多环节的生产流程中始终维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17、在考虑所有加工中心的第一温度参数后构建出的整体温度路径,则通过合理安排各个温度节点的数值,使毛坯料的温度沿加工序列平稳过渡、均匀分布,这不仅能将毛坯料的加热与冷却时间、能耗降至最低,更可使整条生产线在不同类型与批次的生产任务中,皆能实现对温度条件的连续掌控,降低了累积误差,提升成品的最终精度。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机构包括有对应毛坯料加工部位的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毛坯料多个部位的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参数为一个范围值,以及所述温度路径为通过多个温度节点依次连接形成的折线路径,且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含的温度值与所述温度节点的温度值之间具有一个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根据所述毛坯料在当前加工中心所要求的加工误差设定,和/或所述温度节点的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一温度参数的范围值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温度参数控制所述周转机构加热或冷却所述毛坯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坯料包括有架体结构,以及所述汽车配件包括有通过所述架体结构加工成型的汽车梯形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周转箱在相邻所述加工中心之间运输所述架体结构时,具有下述情形: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实施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机构包括有对应毛坯料加工部位的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毛坯料多个部位的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参数为一个范围值,以及所述温度路径为通过多个温度节点依次连接形成的折线路径,且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含的温度值与所述温度节点的温度值之间具有一个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根据所述毛坯料在当前加工中心所要求的加工误差设定,和/或所述温度节点的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一温度参数的范围值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配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庆雷阎晓宽王晓雨崔宝龙尹景山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禹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