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3d打印,尤其涉及一种树脂槽及光固化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1、光固化3d打印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效率和多样性的特点,成为产品设计和制造领域的重要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光固化3d打印装置内部包含一个树脂槽,树脂槽上方配备紫外线灯光源,当进行打印时,靠离型膜将树脂槽中的光敏树脂的液面固定在焦平面,然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光敏树脂发生化学交联,从而固化成固态物体,然后平台下降,补充液态的光敏树脂后再次曝光。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完成整个3d打印过程。然而,现有的树脂槽在倒出光敏树脂时,光敏树脂流动慢且残余较多,清洗树脂槽时需要纸布蘸酒精反复擦洗,并且还不一定能擦洗干净,擦洗不干净会导致光敏树脂受到污染,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树脂槽及光固化3d打印装置,旨在减少树脂槽内的树脂残留和提高树脂槽的易清洁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脂槽,应用于光固化3d打印装置,所述树脂槽包括:
3、树脂槽主体,用于容纳光敏树脂;
4、不粘涂层,设置于所述树脂槽主体的内表面,用于防止所述光敏树脂与所述树脂槽主体的内表面粘黏。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的表面张力系数为18mn/m至30mn/m。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的耐热极限温度为600摄氏度至800摄氏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30um至80um。
8、在一些实施例中,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的光洁度为0.2um至1.6u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为镀覆于所述树脂槽主体的内表面的纳米陶瓷涂料涂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树脂槽主体设置有凹槽,所述不粘涂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的第一不粘涂层和设置于所述树脂槽主体的内表面的第二不粘涂层,所述第一不粘涂层和所述第二不粘涂层采用的涂料相同或不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树脂槽还包括:
13、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树脂槽主体中的凹槽的外表面,用于对所述凹槽内容纳的所述光敏树脂进行加热。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装置,所述光固化3d打印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树脂槽。
1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树脂槽的内表面设置有不粘涂层,这样在树脂槽容纳有光敏树脂时,该不粘涂层能够防止光敏树脂与内表面粘黏,使得在树脂槽倒出光敏树脂时,光敏树脂不会粘黏在树脂槽内,能够很快的倒出,树脂槽内很少有树脂残留,甚至无残留,并且针对残留的树脂,通过干纸布即可清理干净,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极大地减少树脂槽内的树脂残留,并且也能够提高树脂槽的易清洁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槽,应用于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槽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表面张力系数为18mN/m至30m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耐热极限温度为600摄氏度至800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30um至8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导热系数为20w/(m·k)至30w/(m·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光洁度为0.2um至1.6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为镀覆于所述树脂槽主体的内表面的纳米陶瓷涂料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槽主体设置有凹槽,所述不粘涂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的第一不粘涂层和设置于所述树脂槽主体的内表面的第二不粘涂层,所述第一不粘涂层和所述第二不粘涂层采用的涂料相同或不同。
10.一种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槽,应用于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槽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表面张力系数为18mn/m至30m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耐热极限温度为600摄氏度至800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30um至8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导热系数为20w/(m·k)至30w/(m·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云云,彭冲,杨辰,夏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