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
技术介绍
1、目前麻醉面罩主要应用于麻醉诱导、急救复苏以及其他需要对患者进行正压通气的气道管理过程中,偶尔也用于普通氧疗。
2、麻醉面罩一般包括面罩体和充气囊,在使用麻醉面罩时,如果面罩体与患面部贴合不好,可以用力使充气囊变形,以填充面罩体与患者面部之间的缝隙,降低漏气概率。
3、但是,当麻醉面罩应用于老年消瘦患者、下颌长尖的患者、无牙患者以及颞颌关节处凹陷患者时,硬质pvc材质的面罩体与患者面部之间的间隙过大,即使用力使充气囊发生形变,也很难填充面罩体与患者面部之间的缝隙,不能使麻醉面罩与患者面部完美贴合,正压通气时漏气发生率较高,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4、综上,传统的麻醉面罩对不同面部特征的患者适应性较差,不能完美贴合患者面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面罩对不同面部特征的患者适应性较差,不能完美贴合患者面部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供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包括由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软质硅胶面组成的面罩;
3、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边缘均与充气囊相连接,所述充气囊能够与面部贴合;
4、所述面罩上设置有氧气的进气接口和所述充气囊的充气阀;
5、所述软质硅胶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使所述第一罩体和所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软质硅胶面的连接边缘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罩体的底边垂直,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软质硅胶面的连接边缘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罩体的底边的夹角为50°-70°。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罩体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软质硅胶面的连接面的边缘处;
8、所述充气阀位于所述第一罩体的边缘。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上均设置有手指切迹,以便操作面罩。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指切迹分别位于两个罩体的中间位置。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指切迹分别为拇指切迹和食指切迹。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手指切迹中间分别固定粘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与绑带上的第一魔术贴勾面粘接;
13、所述绑带能够套在患者头上,以将所述面罩固定在患者面部。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绑带包括两条面部条带、两条颞部条带和两条枕部条带;
15、两个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面部条带的中部;
16、所述面部条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条所述颞部条带上,并且所述面部条带的两个端部均为弹性带;
17、所述颞部条带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枕部条带的两个同侧端头连接,使两条所述颞部条带和两条所述枕部条带形成闭环带,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颞部条带的两端均通过松紧调节结构与所述枕部条带的端头连接。
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松紧调节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颞部条带端头的扣环、固定设置于所述枕部条带上的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
19、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能够穿过所述扣环,并与所述第二魔术贴毛面粘接。
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而本申请的面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软质硅胶面三部分,软质硅胶面设置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底边既可以处于同一平面,又可以在一定定的范围内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底边呈现一定的夹角(即,第一罩体可以轻易地相对于第二罩体发生弯折),可以适应更多患者的面部特征(例如老年消瘦患者以及下颌长尖的患者),减小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的缝隙宽度,使得充气囊能够顺利的填充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的缝隙,降低漏气的概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漏气麻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