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用防护铅罐。
技术介绍
1、随着核技术、放射诊疗技术等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广,促进了医学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由于在临床医学诊断、治疗时,对于放射性药物,采用口服、注射及敷贴治疗的方法,均会对患者及工作人员造成辐射,尤其是工作人员,在分装或者进行药物注射时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较长,剂量较大,就会受到较大剂量的外辐射,因此临床医学的放射屏蔽防护问题尤为重要,防护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对注射器进行防护屏蔽,以保障工作人员和周围人群的安全以及保护环境并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
2、目前在临床诊断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仍是采用注射器直接注射法,其虽使用方便,但对药物中放射性元素的屏蔽防护极不安全。在放射性药物的运输过程中也经常采用铅罐作为放射性防护器,在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之后,将注射器放入到运输铅罐中,再通过运输铅罐将抽取药液的注射器运输至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注射窗,之后在注射窗中将注射器从铅罐中取出,再实施注射工作。
3、现有的一种用于运输注射器的铅罐如图1所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用防护铅罐,包括罐体(1)和罐盖(2);所述罐体(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罐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承载板(3),承载板(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注射器针筒后端的定位块的凹槽(31),凹槽(3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伸入注射器针筒的通孔(3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采用伸缩结构;罐盖(2)为上端封口、下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且其为伸缩结构;罐体(1)的上端与罐盖(2)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用防护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上罐体(11)设置在下罐体(12)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用防护铅罐,包括罐体(1)和罐盖(2);所述罐体(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罐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承载板(3),承载板(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注射器针筒后端的定位块的凹槽(31),凹槽(3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伸入注射器针筒的通孔(3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采用伸缩结构;罐盖(2)为上端封口、下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且其为伸缩结构;罐体(1)的上端与罐盖(2)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用防护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上罐体(11)设置在下罐体(12)的上端,上罐体(11)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下罐体(12)呈下端封口、上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上罐体(11)的下端内壁与下罐体(12)的上端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承载板(3)设置在上罐体(11)的上端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用防护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包括上盖(21)和下盖(22);上盖(21)设置在下盖(22)的上端,上盖(21)呈上端封口、下端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露路,刘晓燕,陆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