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750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0
本技术属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堆叠设置的基板、透明导电层、钙钛矿功能层、封装组件和封装盖板,封装组件包括不同粘度的第一封装胶、缓冲结构胶和第二封装胶;其中,第一封装胶设于透明导电层与封装盖板间并形成密封空间,钙钛矿功能层外覆盖有钝化层,且两者均位于该密封空间内;缓冲结构胶和第二封装胶填充于剩余密封空间内,缓冲结构胶位于钝化层与第一封装胶之间。本技术通过多重密封屏障能有效阻隔水氧对钙钛矿功能层的侵蚀,同时通过加入缓冲结构胶不仅增大了封装组件材料的选择范围,而且提升了其密封效果,因此大幅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具体涉及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作为可再生新能源发展的前沿领域太阳能光伏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光电转化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已突破25%,加之由于其低廉的制造成本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能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但是若要实现大面积生产及商业化应用,仍有许多难题要克服,其中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中,水分被认为是最大的挑战之一,钙钛矿的高亲水性易使材料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并诱导形成水合物产物,从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破坏钙钛矿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因此为了保证电池组件长期在户外各种环境(日晒雨淋等)下能够稳定运行,电池组件的封装变得尤为重要。

2、目前,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技术尚不成熟,常见的方法多为上下皆为玻璃盖板,中间熔融有机封装膜,边缘涂覆封装胶,即与硅电池组件封装类似。但由于钙钛矿电池对水汽渗透的要求要高于硅电池组件,因此在该封装方法下,随着水汽渗透的积累,钙钛矿电池的户外工作年限会大幅降低。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的基板(1)、透明导电层(2)、钙钛矿功能层(3)、封装组件(5)和封装盖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组件(5)包括第一封装胶(51)、缓冲结构胶(52)和第二封装胶(53),所述第一封装胶(51)、缓冲结构胶(52)和第二封装胶(53)均采用树脂制成,且所述缓冲结构胶(52)的粘度介于第一封装胶(51)的粘度与第二封装胶(53)的粘度之间,所述第一封装胶(51)的粘度大于第二封装胶(53)的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胶(51)的粘度大于或等于40cps且小于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的基板(1)、透明导电层(2)、钙钛矿功能层(3)、封装组件(5)和封装盖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组件(5)包括第一封装胶(51)、缓冲结构胶(52)和第二封装胶(53),所述第一封装胶(51)、缓冲结构胶(52)和第二封装胶(53)均采用树脂制成,且所述缓冲结构胶(52)的粘度介于第一封装胶(51)的粘度与第二封装胶(53)的粘度之间,所述第一封装胶(51)的粘度大于第二封装胶(53)的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胶(51)的粘度大于或等于40cps且小于或等于10000cps,第二封装胶(53)的粘度大于或等于10cps且小于10000c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胶(52)的厚度小于第一封装胶(51)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胶(51)和第二封装胶(53)的厚度均大于5μm且小于或等于100μm,所述缓冲结构胶(5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μm且小于或等于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胶(51)为环氧树脂,缓冲结构胶(52)为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第二封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赵长征李培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