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保护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书写用防眩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折叠显示设备的兴起,折叠盖板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强烈,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折叠盖板技术,一种是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技术,另一种是超薄玻璃技术,这两种折叠盖板技术通常都需要在表面设置一层透明硬化涂层实现防污并提升耐磨、硬度和抗冲击性能。另外,相比于直板手机,折叠显示设备的办公功能强大,一般情况下可以替代电脑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等,因此越来越多的折叠显示设备会配备手写笔。但现有的透明折叠盖板在采用手写笔进行表面书写时,容易打滑或停顿,书写触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用防眩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书写触感好,能够应用于折叠显示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书写用防眩膜,其包括叠加设置的基材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弹性模量为0.5-2gpa,所述弹性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书写表面具有微结构,所述弹性层的所述书写表面的粗糙度满足条件:sa=0.02-0.5μm,sz=0.5-3μm。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微结构,且具有一定弹性模量的弹性层控制手写笔书写时的阻尼感,从而提升书写触感;另外,防眩膜采用弹性层,在跌落或异物冲击时可以有效吸收应力,大大提升盖板的抗冲击性能。
4、具体地,书写阻尼感主要取决于书写笔笔尖与盖板表面(防眩膜)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笔尖与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
5、本申请的弹性层的弹性模量为0.5-2gpa,模量过低则手写笔笔尖下陷深度过大,阻尼感过重,模量过高则笔尖下陷深度不足,容易发生打滑,且模量过高会导致抗冲击性能不足。这种弹性层由于具有较多的大分子线性结构,弹性模量较低,弹性形变较大,容易实现笔尖的下陷,但是下陷程度过大会导致书写阻尼感过重而停顿;本申请在弹性层表面设置微结构,减小笔尖与弹性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摩擦力,降低阻尼感,提升书写触感。
6、通过控制书写表面的粗糙度,使弹性层具备合适的阻尼感,以获得最佳的书写体验。书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过小则手写笔笔尖与表面接触面积过大,阻尼感过重,表面粗糙度过大则表面与手写笔之间摩擦力过小,容易打滑。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材层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超薄玻璃、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亚克力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8、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100μm,可选为23-65μm。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10、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10-50μm,可选为15-30μm。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材层的透明性好,基材层的厚度过薄则支撑性不足,厚度过厚则导致整体厚重且弯折性能下降。
12、弹性层的弹性模量较低,弹性形变较大,弹性层的厚度过薄则书写阻尼感不足且抗冲击性能不足,厚度过厚则书写阻尼感过重。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微结构包括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的形状包括单一的半球形、聚集的半球形。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微结构的表面形貌,减少闪点问题。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书写用防眩膜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6、雾度为1-30%;
17、清晰度≥60%;
18、弯折性能满足r1mm≥20万次。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满足雾度、清晰度等光学性能要求和弯折性能要求。
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的书写用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1、在基材层上涂布弹性体浆料;
22、通过转印方式在弹性体浆料的涂层表面形成微结构,固化形成弹性层。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巧妙利用转印技术在弹性层表面形成微结构。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微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在基膜上涂布含有微球的硬化液,固化形成表面具有转印微结构的微结构薄膜;
26、将所述微结构薄膜覆盖于所述弹性体浆料的涂层表面,辊压以复制所述转印微结构。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结构薄膜表面的转印微结构是通过在硬化液中添加微球实现的。转印方式就是将带有转印微结构的微结构薄膜贴合在弹性体浆料的涂层上,经过辊压,在涂层固化形成弹性层的同时实现微结构的转印。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微球的粒径为1-7μm,可选为2-5μm;
29、所述转印微结构包括单一的半球形凸起和聚集的半球形凸起。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球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球型粒子,不同粒径和种类的球型粒子形成的转印微结构粗糙度不同,转印所形成的微结构粗糙度不同。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硬化液的涂层厚度为1-5μm,可选为2-3μm;
32、所述微结构薄膜具有所述转印微结构的表面的水接触角≥105°。
3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的书写用防眩膜的应用,所述书写用防眩膜用作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折叠显示设备表面设置一层带有微结构的弹性层以控制书写阻尼感,提升手写笔触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叠加设置的基材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弹性模量为0.5-2GPa,所述弹性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书写表面具有微结构,所述弹性层的所述书写表面的粗糙度满足条件:Sa=0.02-0.5μm,Sz=0.5-3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超薄玻璃、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亚克力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的形状包括单一的半球形、聚集的半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用防眩膜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微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叠加设置的基材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弹性模量为0.5-2gpa,所述弹性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书写表面具有微结构,所述弹性层的所述书写表面的粗糙度满足条件:sa=0.02-0.5μm,sz=0.5-3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超薄玻璃、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亚克力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的形状包括单一的半球形、聚集的半球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楷楷,李邵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