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742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涉及风电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静触头系统包括母线排、静引弧触头、静触头,其中静触头固定于该母线排,静引弧触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该静触头内,所述销轴上套有一扭簧并抵接于静引弧触头背面用于驱动静引弧触头实现复位,通过销轴与静触头转动连接,并借助扭簧实现复位,动触头组件包括动引弧触头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用于连接对应的桥形触头,该桥形触头与对应的两组静触头构成双断点结构,静引弧触头在受到动触头系统的作用后能自动恢复原位,双断点模式提高了分断能力以及引弧作用,同时引弧触头实现后分达到引弧的目的,减少了因引弧触点磨损导致的不良接触问题,可用于实现大电流分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及储能,具体为一种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


技术介绍

1、在低压供配电领域,大容量直流系统在城市地铁、光伏发电、船电等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供电系统电压等级也大幅提高到dc1500v甚至于dc2000v,相对应电压等级下高性能分断能力直流框架断路器产品以及派生的直流隔离开关产品应运而生。目前直流框架断路器基本采用反向电弧法,即当电弧电压高于系统电压时,电弧电流会被强迫减小并逐渐下降到零。实际工程中一般通过在金属栅片式灭弧室内拉长、冷却、切割电弧来提高电弧电压。系统电压越高,断路器分断越困难,在高电压工况下,保证断路器体积不变甚至小型化设计实现高直流电压工况下的高性能分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直流框架断路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但通常采用多级串联等方式用于直流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用于解决传统直流框架断路器采用多级串联方式以及该种方式体积较大等弊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腔室由两侧板拼装而成,其中侧板内设置有上下两组跑道型孔槽,所述触头支架通过轴承在该孔槽内实现水平移动,所述孔槽长度为触头支架的移动行程,所述单极腔室的一拼装面一侧设置有一开口,所述触头支架位于该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连杆以及推拉板,其中推拉板套在连杆上并与连杆过盈配合,所述推拉板朝向单极腔室方向设置有一斜向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动式单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腔室由两侧板拼装而成,其中侧板内设置有上下两组跑道型孔槽,所述触头支架通过轴承在该孔槽内实现水平移动,所述孔槽长度为触头支架的移动行程,所述单极腔室的一拼装面一侧设置有一开口,所述触头支架位于该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连杆以及推拉板,其中推拉板套在连杆上并与连杆过盈配合,所述推拉板朝向单极腔室方向设置有一斜向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朝向单极腔室的开口方向设置有一推拉槽,所述推拉板的连接部通过开口伸入至推拉槽内并通过销轴将连接部与触头支架相连用于对操作机构操作时同步带动动触头系统进行水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单极双断点直流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系统还包括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包含有一拱起部分以及两接触脚,该弹簧片设置于触头支架以及动触头组件之间,其中拱起部分抵接于触头支架,接触脚分别抵接于动触头组件上下两端,所述弹簧片数量与动触头组件内的动引弧触头和桥形触头数量相同,其中抵接于动引弧触头背侧的弹簧片宽度大于抵接于桥形触头背侧的弹簧片,所述触头支架朝向静触头系统该侧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家艳李朝海刘正高
申请(专利权)人:北陆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