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736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19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模组及显示装置,驱动模组包括源极驱动芯片、极性分区控制模块、画面侦测模块和选择模块,每个源极驱动芯片与显示面板的多列数据线连接,奇数列的源极驱动芯片与下拉电源连接,偶数列的源极驱动芯片通过极性分区控制模块与上拉电源及下拉电源连接,画面侦测模块与极性分区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侦测的显示画面的串扰程度控制极性分区控制模块工作,形成常规极性模式和极性对称模式;在极性对称模式下,选择模块输出第二极性信号,控制显示面板极性反转间隔时间为n行,避免出现不同源极驱动芯片控制的显示区交界处像素列整列极性相同的情况,既改善或消除了串扰,又可改善或消除亮暗线引起的显示不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显示器显示时,阵列基板一侧的像素电极和彩膜基板一侧的公共电极形成液晶电容(clc)驱动液晶分子偏转,控制每个子像素的亮度以实现画面显示。像素电极和阵列基板一侧的公共电极形成存储电容(cst),用于维持液晶电容的电压。

2、如果长时间对液晶分子施加单一方向的电场,液晶分子可能会发生极化现象,导致显示效果下降,甚至损坏液晶材料。通过极性反转,交替改变电场方向,可以有效地避免液晶分子的极化。极性反转方式包括帧反转、行反转、列反转和点反转等。

3、液晶显示器显示时,数据线为像素电极提供像素电压,极性反转使像素电压大于或小于公共电极的电压,数据线与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的耦合电容(cdc)会使像素电压发生偏移,导致串扰(crosstalk),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模组,包括多个源极驱动芯片,每个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与显示面板的多列数据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输出第二极性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极性反转间隔时间为2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分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画面侦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节点与偶数列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电阻连接所述连接节点和所述下拉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模组,包括多个源极驱动芯片,每个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与显示面板的多列数据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输出第二极性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极性反转间隔时间为2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分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画面侦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节点与偶数列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电阻连接所述连接节点和所述下拉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选择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选择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中一者为p型晶体管且另一者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选择单元的控制端,所述选择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画面侦测模块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时序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全部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时序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全部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徐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