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智能化背心式呼吸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慢阻肺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肺炎和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死亡诱因之一。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呼吸肌力、推动肺膨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故而呼吸功能训练在近年来备受瞩目,行业内配备专业的心肺康复治疗师,专职负责患者术后的心肺康复治疗并指导其呼吸功能训练,防范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出现。
2、然而,当前的呼吸训练手段存在不少缺陷。现有的呼吸训练方式多为常规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以及一些呼吸操等。此类常规呼吸功能训练依赖治疗师与患者的经验开展锻炼,缺乏精确、客观的训练标准。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多属经口通气类型,患者借由吸气吹气向肺内通气抗阻,仅能获取呼吸通气流速数据,难以精准调动各呼吸肌协同运作,鉴于人体呼吸功能是胸腹脏器肌肉骨骼协同运动的过程,不但要强化各结构独立工作能力,还需保障呼吸功能各结构协调运行,方可达成高效呼吸。并且现有呼吸训练器无法监测并优化呼吸方式,难以辅助调整呼吸模式。患者使用通气式呼吸训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背心式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背心,所述气囊背心外部固定设置有中心控制盒,所述中心控制盒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单元、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和提示模块,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号于所述气囊背心的外部连接设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号分别于所述气囊背心、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和提示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背心式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背心包括气囊背心外层防护层,所述气囊背心外层防护层内侧固定设置有胸部气囊层和腹部气囊层,所述胸部气囊层内侧固定设置有胸部气囊背心压力感受器网络,所述腹部气囊层内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背心式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背心,所述气囊背心外部固定设置有中心控制盒,所述中心控制盒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单元、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和提示模块,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号于所述气囊背心的外部连接设置有肺功能检测仪,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号分别于所述气囊背心、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和提示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背心式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背心包括气囊背心外层防护层,所述气囊背心外层防护层内侧固定设置有胸部气囊层和腹部气囊层,所述胸部气囊层内侧固定设置有胸部气囊背心压力感受器网络,所述腹部气囊层内侧固定设置有腹部气囊背心压力感受器网络,所述胸部气囊背心压力感受器网络和腹部气囊背心压力感受器网络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气囊背心内衬层,所述气囊背心背部两侧固定设置有气囊背心紧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背心式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气囊层由上胸部气囊区、中胸部气囊区和下胸部气囊区组成,所述腹部气囊层由上腹部气囊区、中腹部气囊区和下腹部气囊区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背心式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琪,李国森,吴展雨,李非凡,张倩,王富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