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623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桥址场地和选波原则选取与目标反应谱相匹配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记录。步骤二,将地震记录旋转变化至平行和垂直断层方向,采用滤波器将其分解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步骤三,基于连续小波变化将低频分量进一步分解,使用脉冲函数模拟其脉冲分量,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拟合参数。步骤四,将残余分量、人工拟合脉冲以及高频分量三者进行叠加,得到宽频近断层地震动。步骤五,选择具有滑冲效应和方向性效应的脉冲波形替换拟合脉冲,提取残余分量中的次高频成分,最后将两者与高频成分叠加得到跨断层地震动,实现走滑断层地面运动的精确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抗震领域,具体涉及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中国位于全球两个主要地震带之间(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影响,新地质构造活动强烈且地震断裂带发育广泛。全国已经确定的地震断裂带有500多条,其中大型活动断裂带长达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几乎遍布了整个版图。多次地震灾害表明,在地面震动和地表破裂的双重作用下,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与远场桥梁显著不同,其中直接跨越断层的桥梁更容易遭受到毁灭性破坏。

2、虽然各国抗震规范均采用避让发震断层的原则,但作为交通枢纽的公路和铁路桥梁穿越地震风险较高的活动断层区域在所难免。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建设于滇西北、藏东南、川西和东南沿海等地震高烈度区域,致使桥梁总数和密度持续增长。出于地形地貌、建设成本、工程周期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部分新建桥梁和既有桥梁“不得不”建于断层附近或者直接跨越活动断层。

3、目前对穿跨越断层的桥梁结构存在地震作用认识不清、致灾机制不明和抗震韧性不足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选波原则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旋转和分解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脉冲分量提取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脉冲分量拟合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选波原则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旋转和分解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桥梁结构的近/跨走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鸣范龙文廖睿轩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