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588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包括两个结构对称的主体,每个主体上均设有行走夹持组件、翻转换位组件和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分别搭载在两主体上;支撑架滑动安装在主体中,所述夹持组固定在支撑架端部,并向外延伸到主体前侧;两主体上的花键轴上分别适配套装有翻转杆,两翻转杆的端部通过限位杆错位连接在一起,且两翻转杆均能沿限位杆前后滑动;该装置能够沿电力线路自动行走,并且当遇到障碍物时,可通过翻转换位组件实现两主体的前后位置交换,对障碍物的无接触式翻越,从而避免了碾压间隔棒导致的大幅晃动问题,确保了监测的连续性和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路监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线路监测是一种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压输电线路的潜在故障和安全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现有中较为常见的线路监测方式是将巡线机器人搭载于线路上,利用机器人上的红外探头,在驱动其沿线路行走的同时,拍摄电力系统的红外图像,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定位故障点,提高线路检测效率。但是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电线间距离的准确性对防止线路的故障和缺陷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保持导线间的正确距离,防止它们碰撞或过于靠近,在高压线路上会安装间隔棒,以确保导线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保持线路的稳定供电。

2、而目前的线路巡检机器人在高压线路上行走时,无法有效的从间隔棒上越过,而是直接碾轧过去,且当行走轮直接压过间隔棒时,会导致设备产生摇晃和震动。由于巡检机器人搭载的红外探头和其他监测传感器对振动较为敏感,大幅摇晃会导致监测过程中红外图像的模糊和数据的失真,从而降低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导致误报或漏报故障;甚至会干扰机器人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行走定位误差,使机器人脱轨,无法完成巡检任务。

3、专利“cn113030161b”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智能监测装置,装置本体上间隔安装有四组支撑件,且第一支撑件6与第三支撑件62呈水平和垂直设置,第二支撑件61与第四支撑件63呈倾斜设置,这样当驱动该装置沿高压线路行走时,由于各个支撑件之间都存在间隔,因此高压线上的间隔棒会大概率的存在于两支撑件之间,从而避免传统的监测设备在途径间隔棒必然碾压到间隔棒而产生晃动的问题。

4、但是该方案依赖于支撑件之间的固定间隔来避免碾压间隔棒,然而对于不同长度的线路和不同位置的间隔棒,该方案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各支撑件的间隔,从而也就不能确保每次行走都能避开间隔棒;并且由于各支撑件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因此其每次移动的行程距离是固定的,如果间隔棒的位置与支撑件的固定间隔不匹配,监测设备仍然可能会碾压到间隔棒,并且在复杂地形和线路布置不规则的情况下,固定间隔、固定行程的支撑件更难以适应实际情况,从而导致设备可能会频繁遇到间隔棒等障碍,继而影响监测效果和精度。

5、基于此,研究一种能够轻松越过间隔棒等障碍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人工对高压电力线路巡检监测效率低,大多巡检机器人环境适应性差、灵活性不足,且容易在途径间隔棒时碾压到间隔棒而使线路产生晃动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 包括两个结构对称的主体,每个主体上均设有行走夹持组件、翻转换位组件和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分别搭载在两主体上;所述行走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架、夹持组、轮架和行走轮,所述支撑架滑动安装在主体中,所述夹持组固定在支撑架端部,并向外延伸到主体前侧;所述行走轮通过轮架对应设在夹持组护板上,且行走轮上的沟槽与电力线路相切,从而前侧夹持组与后侧行走轮形成供电力线路穿过的行走腔;所述翻转换位组件包括翻转电机、翻转杆、花键轴、转盘和拉杆,在两个主体内均设有翻转电机,所述花键轴一端与翻转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沿纵向向主体外后侧延伸;且两主体上的花键轴上分别适配套装有翻转杆,两翻转杆的端部通过限位杆错位连接在一起,且两翻转杆均能沿限位杆前后滑动;所述转盘固定套装花键轴上,且转盘和翻转杆之间设有气缸,主体与翻转杆之间设有拉杆,且拉杆内端延伸至主体内并与支撑架固定,当通过驱动气缸控制翻转杆沿花键轴前后滑动时,能通过连杆同时带动行走夹持组件的前后移动。

3、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内侧沿竖向间隔设有上腔和下腔,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在两腔体中;在上腔和下腔之间的两主体上分别设有中腔,所述翻转电机固定在中腔中;三个腔体之间互不连通,且上腔和下腔朝向电力线路开口的一侧设有夹持组,中腔背离电力线路一侧设有开口。

4、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和下腔内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纵向的滑槽,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滑槽向匹配的滑块;当通过气缸驱动翻转杆在花键轴上前后移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支撑架沿滑槽延伸方向在主体上腔或者下腔内纵向往复滑动。

5、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设于转盘与翻转杆之间,且气缸后侧与翻转杆固定,前侧与转盘侧壁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的夹持组结构均相同,夹持组包括夹持架、夹持电机、护板、前连杆、后连杆、蜗杆、蜗轮、上臂和下臂,其中夹持架后侧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护板对称安装在夹持架上,夹持电机固定在支撑架的内侧,其输出端与蜗杆传动连接,且所述蜗杆设于前后两护板之间,蜗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蜗轮啮合,上下两蜗轮分别通过后连杆铰接上臂和下臂,所述后连杆分别铰接在上臂和下臂的中部,其末端铰接于护板上,上臂和下臂的端部设有弧形腔,当二者闭合时,形成一个圆形的夹持空间,以供电力线路穿过。

7、进一步地,相向设置的上臂和下臂与行走轮之间构成了行走腔,并在行走腔内的上臂和下臂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海绵层或者橡胶体,且在二者的远端部设有锯齿结构,从而使电力线路被抱紧在行走腔内。

8、进一步地,所述护板的一侧通过锁紧组件安装有轮架,所述轮架呈u型结构,其开口朝向电力线路方向,行走轮转动套装在轮架内,且在轮架上固定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与行走轮的转轴传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设于轮架的后侧的护板上,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壳体、锁紧块、滑槽和锁紧推杆,所述滑槽沿纵向设于滑板侧壁上,锁紧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锁紧块的外侧与轮架固定,内侧与锁紧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当驱动锁紧推杆伸出或者收回时,能够同时通过锁紧块带动轮架及行走轮向电力线路靠近或者远离。

10、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探头通过固定座安装于两主体的顶部,并能够在固定座内沿任意方向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电机输出端延伸出主体外,并通过联轴器与花键轴传动连接,当控制翻转电机工作时,能够同时带动花键轴的转动,从而驱使花键轴上套装的翻转杆转动;所述花键轴的远端部还设有限位挡台。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通过红外探头实时记录高压线路信息,并将数据远程传输至终端设备,实现了对电力线路的全方位、实时监测。这确保了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被准确地反映,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和风险,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3、通过装置使其沿电力线路自动行走,并通过翻转换位组件实现两主体的前后位置交换,从而确保了监测的连续性和覆盖范围。而且还能够在遇到障碍物时快速、高效地进行翻转操作,实现主体前后位置的交换,即可以通过翻转功能无接触式翻越障碍,从而避免了碾压间隔棒导致的大幅晃动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侧沿竖向间隔设有上腔和下腔,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在两腔体中;在上腔和下腔之间的两主体上分别设有中腔,所述翻转电机固定在中腔中;三个腔体之间互不连通,且上腔和下腔朝向电力线路开口的一侧设有夹持组,中腔背离电力线路一侧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和下腔内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纵向的滑槽,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滑槽向匹配的滑块;所述支撑架能够沿滑槽延伸方向在主体上腔或者下腔内纵向往复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于转盘与翻转杆之间,且气缸后侧与翻转杆固定,前侧与转盘侧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夹持组结构均相同,夹持组包括夹持架、夹持电机、护板、前连杆、后连杆、蜗杆、蜗轮、上臂和下臂,其中夹持架后侧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护板对称安装在夹持架上,夹持电机固定在支撑架的内侧,其输出端与蜗杆传动连接,且所述蜗杆设于前后两护板之间,蜗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蜗轮啮合,上下两蜗轮分别通过后连杆铰接上臂和下臂,所述后连杆分别铰接在上臂和下臂的中部,其末端铰接于护板上,上臂和下臂的端部设有弧形腔,当二者闭合时,形成一个圆形的夹持空间,以供电力线路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向设置的上臂和下臂与行走轮之间构成了行走腔,并在行走腔内的上臂和下臂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海绵层或者柔性橡胶体,且在二者的远端部设有锯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一侧通过锁紧组件安装有轮架,所述轮架呈U型结构,其开口朝向电力线路方向,行走轮转动套装在轮架内,且在轮架上固定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与行走轮的转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设于轮架的后侧的护板上,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壳体、锁紧块、滑槽和锁紧推杆,所述滑槽沿纵向设于滑板侧壁上,锁紧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锁紧块的外侧与轮架固定,内侧与锁紧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当驱动锁紧推杆伸出或者收回时,能够同时通过锁紧块带动轮架及行走轮向电力线路靠近或者远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头通过固定座安装于两主体的顶部,并能够在固定座内沿任意方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机输出端延伸出主体外,并通过联轴器与花键轴传动连接,当控制翻转电机工作时,能够同时带动花键轴的转动,从而驱使花键轴上套装的翻转杆转动;所述花键轴的远端部还设有限位挡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侧沿竖向间隔设有上腔和下腔,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在两腔体中;在上腔和下腔之间的两主体上分别设有中腔,所述翻转电机固定在中腔中;三个腔体之间互不连通,且上腔和下腔朝向电力线路开口的一侧设有夹持组,中腔背离电力线路一侧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和下腔内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纵向的滑槽,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滑槽向匹配的滑块;所述支撑架能够沿滑槽延伸方向在主体上腔或者下腔内纵向往复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于转盘与翻转杆之间,且气缸后侧与翻转杆固定,前侧与转盘侧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遥感的电力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夹持组结构均相同,夹持组包括夹持架、夹持电机、护板、前连杆、后连杆、蜗杆、蜗轮、上臂和下臂,其中夹持架后侧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护板对称安装在夹持架上,夹持电机固定在支撑架的内侧,其输出端与蜗杆传动连接,且所述蜗杆设于前后两护板之间,蜗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蜗轮啮合,上下两蜗轮分别通过后连杆铰接上臂和下臂,所述后连杆分别铰接在上臂和下臂的中部,其末端铰接于护板上,上臂和下臂的端部设有弧形腔,当二者闭合时,形成一个圆形的夹持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万军赵帅范世杰汪晓东张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万祥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