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铆工装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及其形成的压铆模具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工件,例如空调面板中的钣金零件在进行螺栓压铆时,员工需要依次进行放置底盘及螺栓、单次冲压、费力拔取成品等多个动作。现有的螺栓压铆工装造成生产效率极低,又使得员工劳动强度极大。同时,由于缺少合理的定位镶件也容易出现产品一致性差等质量问题。
2、现有的压铆工装如上所述,只能通过增加压铆工装的方法来提高压铆效率,压铆工装在实现工件螺栓压铆过程中,需要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配合,实现压铆;若是单纯增加压铆工装,就需要同时增加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完整压铆结构,这样就会导致压铆成本显著增加,也会导致压铆工装占地面积显著增加。
3、同样的,现有的工件处理工装,尤其是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的工装,为了提高效率,均是同时通过增加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整体装置来提高合模效率,同样存在模具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该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脱料板(67)、转台脱料板(44)、以及分布在转台脱料板(44)中的M个工装;所述转台脱料板(44)位于所述底座脱料板(67)上方;M为大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驱动件(6)包括顶杆(61)和把手(60),所述顶杆(61)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顶杆(61)的底部与定位件(64)抵接,所述顶杆(61)的顶部连接把手(60)的一端,所述把手(60)的另一端延伸至工装外侧,所述把手(60)通过顶杆(61)带动所述定位件(64)在第一通孔内和第二通孔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脱料板(67)、转台脱料板(44)、以及分布在转台脱料板(44)中的m个工装;所述转台脱料板(44)位于所述底座脱料板(67)上方;m为大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驱动件(6)包括顶杆(61)和把手(60),所述顶杆(61)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顶杆(61)的底部与定位件(64)抵接,所述顶杆(61)的顶部连接把手(60)的一端,所述把手(60)的另一端延伸至工装外侧,所述把手(60)通过顶杆(61)带动所述定位件(64)在第一通孔内和第二通孔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1)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62),所述第二弹簧(62)嵌套在顶杆(61)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62)的两端分别与顶杆(61)的外侧壁和第一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相邻工装之间设置有旋转驱动件(8),所述旋转驱动件(8)包括竖直驱动件和水平驱动件,所述竖直驱动件用于带动把手(60)升降,所述水平驱动件用于推动把手(60)进行旋转。
5.一种压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4)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循环装置;所述多工位循环装置包括底座脱料板(67)、转台脱料板(44)、以及对称分布在转台脱料板(44)中的m个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汇龙,韩亮亮,温铭波,李鹏,张伟,毛伟,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