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无噪音等优点。目前的燃料电池的进气端板的材料有pps/peek等塑料,或者铝等金属。电堆组装完成后需要接气接水进行电性能检测,歧管作为氢气、氧气和冷却水进出通道,歧管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堆上,歧管再连接编制硅胶管,最后与测试设备连接。
2、现有技术中,歧管与编制硅胶管连接部分为标准件,且由不锈钢制成,在安装时,将标准件焊接到不锈钢板上,然后不锈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进气端板上,会导致歧管与进气端板直接导电连通,会导致电堆电性能测试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以确保电堆电性能测试准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用于连接到进气端板上,包括转接板和歧管结构,所述进气端板包括金属材料的板体和塑料材料的进气件,所述进气件上开设有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所述进气件固定于所述板体上,所述转接板由绝缘塑料制成,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对应与所述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歧管结构固定于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歧管结构与所述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连通。
4、优选地,所述转接板
5、优选地,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后与所述板体螺纹连接。
6、优选地,所述歧管结构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转接板螺纹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栓由塑料材料制成。
8、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转接板之间通过螺纹胶固定。
9、优选地,所述转接板与所述板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歧管结构与所述转接板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由橡胶材质制成。
1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3、在本技术中,所述进气端板包括金属材料的板体和塑料材料的进气件,所述转接板由绝缘塑料制成,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歧管结构再固定于所述转接板上,同时,所述进气件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歧管结构与所述进气件连通,因此,所述歧管结构与所述进气端板之间并不导通,两者绝缘,从而能更准确测试电堆的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用于连接到进气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板和歧管结构,所述进气端板包括金属材料的板体和塑料材料的进气件,所述进气件上开设有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所述进气件固定于所述板体上,所述转接板由绝缘塑料制成,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对应与所述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歧管结构固定于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歧管结构与所述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板体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后与所述板体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结构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转接板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由塑料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转接板之间通过螺纹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与所述板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结构与所述转接板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由橡胶材质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用于连接到进气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板和歧管结构,所述进气端板包括金属材料的板体和塑料材料的进气件,所述进气件上开设有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所述进气件固定于所述板体上,所述转接板由绝缘塑料制成,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对应与所述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歧管结构固定于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歧管结构与所述氧气通道、冷却液通道以及氢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板体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进气端板燃料电池的测试连接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后与所述板体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威,燕希强,王铎霖,李明,奚吉众,熊承盛,崔俊宽,
申请(专利权)人: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