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换电设备生产,具体为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尤其是重型卡车电动化的快速发展,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关键。重卡式充换电框架作为承载和连接充电组件、实现快速更换电池功能的核心部件,其质量与精度要求极高。
2、重卡式充换电框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个高强度的钢材焊接在一起,但在组装焊接前缺少自动化上料机构对钢材进行自动上料,往往需要手动频繁进行上料,上料效率低,另外钢材在切割、打磨等预处理工序中,会产生细小的钢屑,以及外界的灰尘杂质容易粘附在钢材上,这些钢屑和灰尘杂质如果残留在钢材表面,会影响后续焊接质量,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包括两个l型座,两个所述l型座的底部固定有四个支撑柱,两个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包括两个L型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型座(1)的底部固定有四个支撑柱(2),两个所述L型座(1)上滑动连接有多个钢材(3),两个所述L型座(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存料盒(4),两个所述L型座(1)之间设置有对多个钢材(3)进行间歇推动上料的自动化上料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上设置有传输带(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与支撑柱(2)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包括两个l型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型座(1)的底部固定有四个支撑柱(2),两个所述l型座(1)上滑动连接有多个钢材(3),两个所述l型座(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存料盒(4),两个所述l型座(1)之间设置有对多个钢材(3)进行间歇推动上料的自动化上料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上设置有传输带(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与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带动钢材(3)进行顶起并旋转180度的升降旋转组件(8),所述升降旋转组件(8)包括固定在支撑柱(2)和安装架(6)一侧之间的连接板(81),所述连接板(81)的一侧固定有u型板(82),所述u型板(8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821),所述滑板(821)的一侧固定有弧形架(83),所述u型板(82)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轮(8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8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柱(85),所述移动柱(85)的外表面开设有环槽(86),所述滑板(821)的一侧固定有两个横杆(87),两个所述横杆(87)夹在环槽(86)内部,所述移动柱(85)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条(88),所述转轮(84)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89),两个所述限位条(88)位于限位槽(89)中,且限位条(88)的外表面与限位槽(8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柱(85)的顶端固定有托板(810),所述转轮(84)的表面开设有十字弧槽(811),所述转轮(84)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812),所述通槽(812)与十字弧槽(811)连通,所述安装架(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813),所述安装架(6)的另一侧固定有电机二(814),所述电机二(814)带动转杆(81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卡式充换电框架生产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春,郭立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