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及其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454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及其建造方法,其车站包括位于两侧的轨行区,轨行区之间设置有岛式人行区,岛式人行区与轨行区通过站台连接通道连通,一侧轨行区外设置有工作竖井,所述工作竖井与岛式人行区连通;其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挖施作工作竖井;以工作竖井作为盾构始发,施作轨行区和岛式人行区;在轨行区和岛式人行区之间施工站台连接通道;对工作竖井进行功能分区;完成整个车站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占用较小面积地面空间用以施作工作竖井,能有效缓解地铁建造对城市繁忙地段造成的交通压力,便利市民出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械化程度高,对地面交通影响小,能极大程度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地铁项目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地下设施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如今社会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剧,以地铁为主要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需求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在地铁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方面,当前,地铁的建造通常以明挖、盖挖手段为主,施工期间或多或少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路面占用需求。对于城市繁华地段而言,地铁建设势必造成地铁“施工围城”的现象,加剧市民日常便利通行需求与城市更新发展之间的冲突。

2、为尽可能降低地铁施工对市民影响,地铁设计往往通过设置分区施工,配合多期交通疏解的方式进行人流、车流疏导,但该措施将无可避免地造成人力、物料等资源的浪费,同时要求更为宽裕的工期计划。而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面,受车站周边复杂边界条件的制约,常规的标准车站设计往往无法有效实施,为满足车站建筑基本功能及规范要求,常需通过将车站各类组成要素进行拆分与重组,以形成一种非典型空间利用率高、基本功能齐全的车站设计。

3、非典型车站设计在建筑、结构形式上具备相当程度的突破性与新颖性,同时在周边复杂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轨行区(1),轨行区(1)之间设置有岛式人行区(2),所述岛式人行区(2)与轨行区(1)通过站台连接通道(3)连通,一侧轨行区(1)外设置有工作竖井(4),所述工作竖井(4)与岛式人行区(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行区(1)、岛式人行区(2)、站台连接通道(3)连通形成站台层,所述岛式人行区(2)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行区(1)中设置有地铁线路轨道(14),地铁线路轨道(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轨行区(1),轨行区(1)之间设置有岛式人行区(2),所述岛式人行区(2)与轨行区(1)通过站台连接通道(3)连通,一侧轨行区(1)外设置有工作竖井(4),所述工作竖井(4)与岛式人行区(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行区(1)、岛式人行区(2)、站台连接通道(3)连通形成站台层,所述岛式人行区(2)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行区(1)中设置有地铁线路轨道(14),地铁线路轨道(14)靠近岛式人行区(2)的一侧形成站台板(13),所述站台板(13)与站台连接通道(3)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连接通道(3)的底部从岛式人行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斯翔黄永健冯贺唐锞赖淳唐伟吴劭旸李爱东张舵邹晋华龚贵清高廉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