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及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427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及出水装置,其中按钮切换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轴,所有移动轴能沿其自身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移动轴上设置有驱动端部;被动组件,所述被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作用部位和卡接部,所述第一作用部位能被驱动端部作用后进行移动,使移动轴与卡接部相配合;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与移动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能使移动轴不受外力作用下恢复到其初始位置;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被动组件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复位件能使被动组件移动后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出水装置包括上述切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功能前提条件下降低零件的个数,减少零件间累计的尺寸误差,确保产品功能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及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按钮切换结构经常出现按钮按到底时切换不顺畅和切换失效的问题,导致产品功能不稳定。而且目前按钮水路切换结构所需的功能零件个数较多,各配合尺寸叠加后总的误差较大,在生产中对各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很容易出现因其中某个零件尺寸偏差较大导致切换功能失效或者不稳定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现在这些按钮切换结构应用到出水装置上的时候,这些按钮都是单一使用的,被按压后就无法再次按压进行切换,每个按钮对应一个水路,当一个按钮被按压后,该水路打开,需要关闭该水路,只能通过另一个按钮复位,也就是这个水路需要被关闭,当进行组合出水的时候,如两个按钮被按压,当需要保留其中一个按钮的时候,只能通过第三个按钮先关闭这两个按钮,再次按压需要保留的按钮才能开启该水路的单独出水,这样造成需要两个动作完成,无法带来极简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及出水装置。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与卡接部相配合时,所述移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所述被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作用部位,所述第二作用部位能被驱动端部作用后移动,能使处于第一位置且未移动的移动轴恢复到其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组件沿移动轴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作用部位、卡接部、第二作用部分,所述移动轴在初始位置先与第一作用部位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及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部为移动轴旁侧凸起的卡接片,所述卡接部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与卡接部相配合时,所述移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所述被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作用部位,所述第二作用部位能被驱动端部作用后移动,能使处于第一位置且未移动的移动轴恢复到其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组件沿移动轴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作用部位、卡接部、第二作用部分,所述移动轴在初始位置先与第一作用部位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及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部为移动轴旁侧凸起的卡接片,所述卡接部为设置在被动组件上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片能卡接在卡接凹槽内使移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作用部位和第二作用部位为设置在被动组件上的导向斜面,还包括与被动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能使被动组件相对移动轴座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按钮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组件为直杆,所述卡接部、第一作用部位设置在直杆的一侧端面,所述移动轴沿直杆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雅成徐愿愿戴胜潮叶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