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052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通过设置若干包括四个像素的成像单元,并在每个成像单元的四个像素的位置上分别设置0°、45°、90°、135°四个偏振器,使得光源模块发出的光线在远心成像镜头中成像后,通过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拍摄得到具有0°、45°、90°、135°四个偏振方向的光强图像,避免频繁移动波片与偏振器,同时避免设置多位置相机,降低了应力测量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应力测量的效率;同时通过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强图像,基于最小二乘法精确解算出玻璃材料中的应力分布,充分考量了应力测量过程中光强的平均信号、图像调制、不确定参考相位对应力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误差,保证了最终应力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应力测量的,涉及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玻璃材料内部应力检测常依赖于肉眼观测应力测量系统,使用正交偏振法或塞纳蒙特补偿法,使用人眼观测材料内部应力,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玻璃材料内部应力分布的测试的精度需求日渐提高,原有的人工估算及手动操作带来的误差无法满足日常要求。

2、随着技术革新,后续采用双折射应力测量系统对玻璃内部应力分布进行检测,虽然提高了检测精度,但现有的双折射应力检测系统复杂,需要电机控制偏振装置伴随计算机图像采集同步进行,需要使用电机控制波片旋转角度,波片每转一个角度就需要实时采集一幅光强图像,存在需要频繁移动偏振器或波片的缺陷。并且现有的双折射应力测量系统的为了配合波片和偏振器的频繁移动,需要设置多相机同步采集图像,造成现有的双折射应力系统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十分高昂。

3、因此,针对现有的双折射应力系统存在的需要频繁移动波片或偏振器、使用成本高昂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包括光源模块(1)和数据采集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1)用于向数据采集模块(2)提供圆偏振光,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包括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远心成像镜头(22);所述远心成像镜头(22)设置在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的拍摄端,所述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光电二极管(23),所述光电二极管(23)对应至少四个阵列设置的像素,四个像素处分别对应设置有0°、45°、90°、135°的偏振器(24);所述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还包括微透镜(25),所述微透镜(25)设置在偏振器(24)的入射端。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包括光源模块(1)和数据采集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1)用于向数据采集模块(2)提供圆偏振光,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包括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远心成像镜头(22);所述远心成像镜头(22)设置在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的拍摄端,所述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光电二极管(23),所述光电二极管(23)对应至少四个阵列设置的像素,四个像素处分别对应设置有0°、45°、90°、135°的偏振器(24);所述多相位线性偏光相机(21)还包括微透镜(25),所述微透镜(25)设置在偏振器(24)的入射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器(24)与光电二极管(23)之间形成空气间隙纳米线格栅,所述空气间隙纳米线格栅中设置有抗反射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像式实时应力双折射测量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香檀岳永承孙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科卓尔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