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棱镜靶标的对中方法、对中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0937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1 12:2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棱镜靶标的对中方法、对中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目标监测场景中设置有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多个外观不完全相同的棱镜靶标;对于所述自动化监测设备在所述目标监测场景中的任意一个视角范围,该视角范围内若存在多个棱镜靶标,则所述多个棱镜靶标的外观各不相同。这样,通过改变棱镜靶标的外观,使得自动化监测设备拍摄得到的视频画面中的多个棱镜靶标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进行检测区分,进而通过图像识别的视觉方式实现各个棱镜靶标的精准对中;在实现精准对中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在监测现场更密集地布设棱镜作为监测点,间接的,达到提高监测精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测量,尤其是涉及一种棱镜靶标的对中方法、对中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在测量行业中,棱镜因其安装方便、体积小、精度较高,广泛用于隧道内沉降和变形监测。以l型棱镜为例,在使用l型棱镜作为自动化监测的点位时,布设过程中需要先将自动化监测设备转动到l型棱镜的大致方位,然后由自动化监测设备自动搜索并对中l型棱镜的中心点,实现“对中”,棱镜的搜索对中方法是自动化测量的关键技术。

2、在现有的搜索对中方法中,自动化监测设备依赖棱镜中心反射测距红外光的强度来精确定位和对中棱镜。为了避免搜索时,相邻棱镜反射的光线同时进入激光测距仪,在布设监测棱镜时,相邻棱镜之间要相隔较远的距离,如徕卡全站仪就要求视场5秒内不能出现多个棱镜,才能进行自动搜索对中和测量。因此,根据现有的对中方式布设的监测系统,监测结果较为稀疏,有时无法满足监测要求。此外,在用于室外的监测场景中,若l型棱镜安装点附近存在其他反光材质,则现有的监测方法也容易受到反光干扰,导致棱镜对中精度差,以及测量结果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棱镜靶标的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监测场景中设置有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多个外观不完全相同的棱镜靶标;对于所述自动化监测设备在所述目标监测场景中的任意一个视角范围,该视角范围内若存在多个棱镜靶标,则所述多个棱镜靶标的外观各不相同;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自动化监测设备对该目标棱镜靶标完成对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该目标棱镜靶标对应的第三距离、云台角度、类型和三维空间坐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新确定该目标棱镜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镜靶标的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监测场景中设置有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多个外观不完全相同的棱镜靶标;对于所述自动化监测设备在所述目标监测场景中的任意一个视角范围,该视角范围内若存在多个棱镜靶标,则所述多个棱镜靶标的外观各不相同;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自动化监测设备对该目标棱镜靶标完成对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该目标棱镜靶标对应的第三距离、云台角度、类型和三维空间坐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新确定该目标棱镜靶标的三维空间坐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自动化监测设备转动云台,对该目标棱镜靶标进行第一对中操作,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自动化监测设备转动云台,对该目标棱镜靶标进行第二对中操作,包括: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张翔林恒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川物联网技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