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节能,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
技术介绍
1、水动力节能装置是一种安装在螺旋桨前方或后方的附体装置,旨在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降低桨后尾流能量损失,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些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开展旧船的绿色改装,以及应对航运业日益严苛的节能减排政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现有的水动力节能装置可根据在船舶艉部的安装位置,分为桨后节能装置和桨前节能装置。一方面,这两类节能装置大部分为独立使用的,这导致桨前、桨后节能装置的未能有机组合使用,节能方式较为单一。此外,大部分节能装置的安装位置固定,即在工作状态下其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导致节能装置无法根据船舶在不同航速下的实际来流情况,做出自适应调整以充分利用有益的流场形态,另一方面,现有水动力节能装置外型曲率变化大且不规则,部分装置的结构件和连接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以上因素会导致整个节能装置加工制造的难度增加,并且在实际安装定位中,同样会存在一定困难。第三,现有水动力节能装置,桨前节能装置只能通过改善螺旋桨桨盘面的入流形态,以削弱尾流的旋转,但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一对导流鳍和预旋鳍,所述预旋鳍设于螺旋桨前方的船体艉部铸件的左舷侧,一对所述导流鳍镜像对称设于位于预旋鳍前方的船体的左右舷侧,与船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旋鳍包括三个鳍板,从船舶左舷往右舷顺时针看,三个所述鳍板分别为第一鳍板、第二鳍板和第三鳍板,三个所述鳍板沿船体艉部铸件外圆周向间隔设置,鳍板自船体艉部铸件向外侧沿径向延伸,且鳍板的宽度方向与桨榖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一对导流鳍和预旋鳍,所述预旋鳍设于螺旋桨前方的船体艉部铸件的左舷侧,一对所述导流鳍镜像对称设于位于预旋鳍前方的船体的左右舷侧,与船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旋鳍包括三个鳍板,从船舶左舷往右舷顺时针看,三个所述鳍板分别为第一鳍板、第二鳍板和第三鳍板,三个所述鳍板沿船体艉部铸件外圆周向间隔设置,鳍板自船体艉部铸件向外侧沿径向延伸,且鳍板的宽度方向与桨榖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鳍板的下端面与桨毂水平轴线的高度保持一致,所述第一鳍板和第三鳍板相对第二鳍板分别旋转偏移一定的角度θ5和δ5,其中,第一鳍板偏转角度θ5的范围为25°~45°,第三鳍板偏转角度δ5的范围为35°~65°;所述第一鳍板、第二鳍板和第三鳍板的横剖面均采用了低阻力的naca翼型设计,所述第一鳍板、第二鳍板和第三鳍板均与船体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导流鳍分别为左舷导流鳍和右舷导流鳍,左舷导流鳍和右舷导流鳍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导流鳍转板、导流鳍旋转轴,在导流鳍转板底部和船体之间设有导流鳍支撑座,导流鳍支撑座与船体外侧壁固定连接,导流鳍旋转轴的顶部穿过导流鳍支撑座与导流鳍转板刚性连接,导流鳍旋转轴的底部通过导流鳍旋转座与导流鳍蜗轮刚性连接,导流鳍蜗轮与导流鳍蜗杆转动连接,导流鳍电机通过导流鳍连接杆与左舷导流鳍蜗杆刚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艉部组合式水动力节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舷导流鳍和右舷导流鳍的横剖面均采用高升力、低阻力的naca4位翼型设计;所述左舷导流鳍和右舷导流鳍均采用后掠角的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辰泽,蒋永旭,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工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