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电池生产,尤其涉及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硫酸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铅酸蓄电池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大多数蓄电池采用抽真空注酸,注酸后电池需要立即放置在水槽冷却,因为硫酸遇到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立即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如果不经过冷却或冷却温度不够,会造成电池内部活性物质的分解,影响电池的性能。所以,蓄电池内化成时需要使用水浴槽进行水浴冷却。
2、在当前工业自动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电池内化成水浴过程中移载冷却的高效性,也需要设置配套的系统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的是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包括钢架、以竖向层状布置固定在钢架上的水浴组件,以及对应层状布置设置的移载组件;
3、所述水浴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水浴槽及延伸至水浴槽持续补水的循环水布水管,所述水浴槽的侧方设置有溢流槽;
4、所述移载组件包括设置在水浴槽端部的输送链板及设置在输送链板端部的提升机,所述输送链板沿水浴槽平行布置的方向延伸。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溢流槽内设置有溢流管组件,所述溢流管组件包括固定于溢流槽底部的第三管体、可活动调节顶部管口高度的第一管体,以及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的柔性管。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管体上
7、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侧壁上具有连续的齿槽;
8、所述悬臂内设置有条状的空腔及设置于空腔内的弹片和触片,所述悬臂的两侧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
9、所述弹片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靠近第一管体与空腔内壁固定,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配重;
10、所述触片设置在开口处,所述触片包括第一连接片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片两侧的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可翻转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可翻转的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片倾斜设置于第二连接片的内侧壁上,倾斜方向为远离第四连接片向上倾斜;
11、常态下,所述弹片受配重作用对第三连接片施压,保持触片在空腔内;
12、所述悬臂受一向上外力时,悬臂沿第一条形孔快速向上移动并在截停时,所述弹片在空腔内跳动释放第三连接片并挤压第四连接片,使第二连接片通过开口嵌入齿槽内形成止逆结构。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悬臂的底部设置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配重的底部设置通过通孔延伸至外部的按压部,按压所述按压部以抬起弹片的同时上提悬臂,所述第二连接受齿槽挤压缩入空腔的同时第三连接片滑入弹片下方复位。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悬臂的侧设置有滑动于滑槽内的滑块。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浴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沿槽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连接支架上安装有沿第二条形孔滑动设置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可沿第二条形孔滑动在槽体侧壁的投影面上改变与第一条形孔交错关系。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支架与限位销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或抵触连接支架与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头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悬臂向下复位时通过斜面挤压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沿第二条形孔移动挤压第二弹簧。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销上设置可竖向滑动的插板,所述连接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长度小于第二条形孔的台阶槽,所述台阶槽与第二条形孔重合,所述台阶槽设置在远离限位销的一侧,所述插板移动至台阶槽处时下落,使顶部暴露于限位销外部的部分缩回至限位销内,所述台阶槽的端部设置为坡面,所述坡面设置在朝向第一条形孔的一侧。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固定有沿槽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置可调节高度的磁块以及固定的推板;
19、所述滑动座移动时,所述推板接触插板并挤压限位销移动,所述限位销在槽体侧壁的投影面上移出第一条形孔时,所述磁块位于悬臂的正上方;直至插板移动至台阶槽处时回缩,所述推板滑出限位销。
20、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的是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所述控制方法为:
21、根据电池尺寸统一调节水浴组件的溢流口高度;
22、将电池注酸后通过移载组件送入水浴组件进行内化成;
23、将完成化成的电池通过移载组件卸出。
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5、(1)将水浴组件和移载组件集成固定在钢架上,并通过钢架分层布置,由移载组件配合进行电池输送,在实现有序生产的同时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
26、(2)在溢流槽内设置三段式溢流管组件,可以通过调节顶部的第一管体来控制调节溢流水出口的高度,以适配不同型号尺寸的蓄电池化成时水浴冷却要求;
27、(3)在第一管体上设置保持组件配合水浴槽上的第一条形孔结构,可以实现第一管体高度位置的准确调节和位置保持,并可进一步配合可调节高度的磁块实现所有溢流槽内溢流管组件的快速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以竖向层状布置固定在钢架上的水浴组件,以及对应层状布置设置的移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内设置有溢流管组件,所述溢流管组件包括固定于溢流槽底部的第三管体、可活动调节顶部管口高度的第一管体,以及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的柔性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上固定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悬臂,所述水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悬臂穿过的第一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底部设置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配重的底部设置通过通孔延伸至外部的按压部,按压所述按压部以抬起弹片的同时上提悬臂,所述第二连接受齿槽挤压缩入空腔的同时第三连接片滑入弹片下方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悬臂的侧设置有滑动于滑槽内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与限位销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或抵触连接支架与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头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悬臂向下复位时通过斜面挤压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沿第二条形孔移动挤压第二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上设置可竖向滑动的插板,所述连接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长度小于第二条形孔的台阶槽,所述台阶槽与第二条形孔重合,所述台阶槽设置在远离限位销的一侧,所述插板移动至台阶槽处时下落,使顶部暴露于限位销外部的部分缩回至限位销内,所述台阶槽的端部设置为坡面,所述坡面设置在朝向第一条形孔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固定有沿槽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置可调节高度的磁块以及固定的推板;
10.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所述控制方法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以竖向层状布置固定在钢架上的水浴组件,以及对应层状布置设置的移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内设置有溢流管组件,所述溢流管组件包括固定于溢流槽底部的第三管体、可活动调节顶部管口高度的第一管体,以及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的柔性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上固定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悬臂,所述水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悬臂穿过的第一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底部设置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配重的底部设置通过通孔延伸至外部的按压部,按压所述按压部以抬起弹片的同时上提悬臂,所述第二连接受齿槽挤压缩入空腔的同时第三连接片滑入弹片下方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悬臂的侧设置有滑动于滑槽内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电池充电自动移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沿槽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朋,宁永奎,陆振,刘克闯,丁德泉,阮洋洋,李红博,骆海停,王巍,赵德道,马香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