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薄壁药柱的精密压装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0432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薄壁药柱的精密压装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正放置下冲I于预压座上;将下冲Ⅱ置于下冲I外;放置预压垫;套上壳体;2)对炸药和模具分别进行预热,用装药漏斗向模腔内倒入预热好炸药,3)安放上冲和真空板,将压药模具推至油压机工作台中心,人撤离并关闭抗爆门;抽真空;开启压机,进行第一次压制;4)打开抗爆门,将预压垫、预压座取出,人撤离并关闭抗爆门;开启压机,进行第二次压制;5)打开抗爆门,将模体旋转180°,人撤离并关闭抗爆门;开启压机,进行第三次压制;6)压制完毕后取出药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向机模拟了双向压机成型技术,抽真空三次压制成型,操作方便,安全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异形薄壁药柱易裂、成型密度低、尺寸超差、密度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薄壁药柱的精密压装模具及成型工艺方法,属于高药柱压装成型。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一些异形薄壁药柱的成型方法很有限,大多数采用注装药成型的工艺方法或者先压制成型毛坯药柱,然后再机械加工。

2、然而,注装药成型药柱的缺点:1.密度低,且密度分布不均匀;2.药柱内缺陷大,存在疏松、缩孔等;3. 内部易分层,形成粗结晶。先压制成型毛坯药柱,然后再机械加工的工艺方法的缺点: 1 .增加了过程安全风险,使得安全系数降低;2 .药柱加工表面光洁度低,影响装配。

3、普通压装药技术,由于异形薄壁药柱自身结构,使得气体在模具型腔内难于排出(如图1),且药柱颗粒在型腔内流动性能差(普通成型设计理念是药粉颗粒能在型腔内随着压力的增加而自由移动,而异形薄壁药柱却不同),致使药柱在成型过程中流动不充分、不均匀,而出现密度高低区,如图中所示的药柱,由于四周成型型腔的设计与中间药饼成型型腔的设计不匹配,致使四周密度就明显会低于中间药饼的密度,而导致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薄壁药柱的精密压装药方法,其采用模具包括真空板、壳体、上冲、下冲I、预压垫、下冲II、退模套、退模柱及退模垫;所述的上冲顶面中心处设有真空腔,真空腔的顶部安装真空板,真空板上的抽气孔连通真空腔;真空腔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上冲和壳体之间间隙的通孔;所述上冲置于壳体内孔的上部,上冲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I;所述的下冲II为圆管状结构,下冲II底部外侧壁上设有定位凸缘,下冲II上部置于壳体内孔下端处,预压垫的下端面置于定位凸缘上,壳体的下端面支撑在预压垫上;所述的下冲I置于下冲II的中心孔内,下冲I与下冲II之间设有密封圈II;下冲I同轴支撑在预压座上;退模套为圆管结构,退模套、退模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薄壁药柱的精密压装药方法,其采用模具包括真空板、壳体、上冲、下冲i、预压垫、下冲ii、退模套、退模柱及退模垫;所述的上冲顶面中心处设有真空腔,真空腔的顶部安装真空板,真空板上的抽气孔连通真空腔;真空腔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上冲和壳体之间间隙的通孔;所述上冲置于壳体内孔的上部,上冲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i;所述的下冲ii为圆管状结构,下冲ii底部外侧壁上设有定位凸缘,下冲ii上部置于壳体内孔下端处,预压垫的下端面置于定位凸缘上,壳体的下端面支撑在预压垫上;所述的下冲i置于下冲ii的中心孔内,下冲i与下冲ii之间设有密封圈ii;下冲i同轴支撑在预压座上;退模套为圆管结构,退模套、退模柱及退模垫用于退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薄壁药柱的精密压装药方法,步骤1)中,在下冲ⅱ置于下冲i外之前,在下冲i、下冲ⅱ和壳体的工作表面上打滑石粉火硬脂酸锌脱模剂,并在密封圈i和密封圈ⅱ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平蒋大千黄馨谅刘平刘东旭黎勇强王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