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346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所述沥青配方如下:包括65%~75%的基质沥青、5%~10%的石蜡油、3%~5%的植物再生油、1%~3%的增韧剂、0.5%~1%的抗剥落剂,2%~5%水溶性聚酰亚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增加了水溶性聚酰亚胺,其与传统沥青混合后,沥青表面雨水分产生分解,从而使部分沥青基料存在一定脱落的可能,从而使得沥青表面在长时间使用下依旧可以保持一定的坑洼,从而增加沥青表面的防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半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2、沥青路面是通过表面不平整不光滑的方式来增加与汽车轮胎的摩擦力,导致当路面下雨将里面凹陷的部分进行一定填充后,或路面长时间的摩擦消耗下变得相对新里面更加光滑,导致路面摩擦力下降,从而增加了车辆打滑的风险,该问题最早由黄晓明博士在《路基路面工程》中提出,为此我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防滑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是通过路面摩擦的方案使得高分子材料从路基面脱落,而本专利技术中提出另一种方案,可以在不依赖外力作用下,可以实现自行的表面坑洼变化路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工艺,用于解决现在的沥青路面摩擦力在使用过程中下降的问题,即沥青路面防滑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改性沥青,所述沥青配方如下:包括65%~75%的基质沥青、5%~10%的石蜡油、3%~5%的植物再生油、1%~3%的增韧剂、0.5%~1%的抗剥落剂,2%~5%水溶性聚酰亚胺。

3、更进一步的:包括65%的基质沥青、5%的石蜡油、3%的植物再生油、1%的增韧剂、0.5%的抗剥落剂,2%水溶性聚酰亚胺。

4、更进一步的,包括70%的基质沥青、8%的石蜡油、4%的植物再生油、2%的增韧剂、0.8%的抗剥落剂,3%水溶性聚酰亚胺。

5、更进一步的,包括70%的基质沥青、8%的石蜡油、4%的植物再生油、2%的增韧剂、0.8%的抗剥落剂,3%水溶性聚酰亚胺。

6、更进一步的:包括75%的基质沥青、10%的石蜡油、5%的植物再生油、3%的增韧剂、1%的抗剥落剂,5%水溶性聚酰亚胺。

7、一种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包括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制备步骤如下:

8、步骤s1,首先将原料包括基质沥青,石蜡油,植物再生油,增韧剂和抗剥落剂按照配比加入加热搅拌釜中;

9、步骤s2,保持加热温度在150°,加热搅拌混合120min后,加入水溶性聚酰亚胺,保持温度120°,加热搅拌;

10、步骤s3,加热搅拌至待使用为止;

11、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沥青铺设厚度不低于15cm。

12、根据上述方案,

13、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增加了水溶性聚酰亚胺,其与传统沥青混合后,沥青表面雨水分产生分解,从而使部分沥青基料存在一定脱落的可能,从而使得沥青表面在长时间使用下依旧可以保持一定的坑洼,从而增加沥青表面的防滑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配方如下:包括65%~75%的基质沥青、5%~10%的石蜡油、3%~5%的植物再生油、1%~3%的增韧剂、0.5%~1%的抗剥落剂,2%~5%水溶性聚酰亚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65%的基质沥青、5%的石蜡油、3%的植物再生油、1%的增韧剂、0.5%的抗剥落剂,2%水溶性聚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70%的基质沥青、8%的石蜡油、4%的植物再生油、2%的增韧剂、0.8%的抗剥落剂,3%水溶性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70%的基质沥青、8%的石蜡油、4%的植物再生油、2%的增韧剂、0.8%的抗剥落剂,3%水溶性聚酰亚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75%的基质沥青、10%的石蜡油、5%的植物再生油、3%的增韧剂、1%的抗剥落剂,5%水溶性聚酰亚胺。

6.一种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制备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配方如下:包括65%~75%的基质沥青、5%~10%的石蜡油、3%~5%的植物再生油、1%~3%的增韧剂、0.5%~1%的抗剥落剂,2%~5%水溶性聚酰亚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65%的基质沥青、5%的石蜡油、3%的植物再生油、1%的增韧剂、0.5%的抗剥落剂,2%水溶性聚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70%的基质沥青、8%的石蜡油、4%的植物再生油、2%的增韧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浩天沥青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