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片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片材生产通常指的是在工业制造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片状材料的过程。这种生产方式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但不限于塑料、金属、纸张、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2、某些高分子材料或添加剂(如尼龙、聚碳酸酯)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容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这类材料在加工前几乎总是需要进行烘干,以减少水分含量,避免加工缺陷和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斗,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料斗,还包括:
3、粉碎组件,安装于所述进料斗的内部;
4、轮转干燥组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轮转干燥组件通过圆周阵列设置的间隔空间,对原料进行等量间隔设置,所述轮转干燥组件还包括气流输送组件,所述气流输送组件向其中一个所述间隔空间输送气流,所述气流依次通过各个间隔空间后由所述气流输送组件排出;
5、引导斗,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轮转干燥组件的上方,用于引导由所述进料斗下落的原料进入所述轮转干燥组件内部进行轮转干燥;
6、下料控量组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引导斗的下方,用于对由所述进料斗下落的原料进行控量,以控制进入所述
7、原料由进料斗进入筒体的内部,随后由下料控量组件通过,下料控量组件对原料的进料量进行控制,原料通过下料控量组件后到达引导斗,在引导斗的引导左右下进入轮转干燥组件内部,原料进入轮转干燥组件中的其中一个间隔空间内部,随着轮转干燥组件的转动,带动间隔空间转动轮转,使得原料依次进入各个间隔空间的内部,在下料控量组件对进料量的控制左右下,使得进入各个间隔空间内部的原料量相同,从而有利于相同量的原料在各个间隔空间内部被干燥,气流输送组件能够输送气流向其中一个间隔空间的内部流动,使得干燥的低温气流顺着间隔空间的轨迹轮转一圈,从而有利于通过气流对各个间隔空间内部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气流的流动方向与间隔空间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初始的干燥气流对最为干燥原料进行干燥,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原料的干燥效果,原料随着间隔空间的转动而转动一圈后排出,由下料斗排出完成对原料的干燥左右,从而有利于对原料进行低温烘干处理,从而有利于避免原料中水分含量过高而造成加工缺陷和产品质量的情况发生。
8、优选地,所述轮转干燥组件包括:
9、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
10、多个隔板,呈圆周阵列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外壁上,所述间隔空间由所述隔板间隔生成,所述间隔空间的顶部与所述引导斗的底部口相匹配,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下料斗连通的下料口,所述间隔空间的底部与所述下料口相匹配,所述隔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内槽;
11、进风口,与所述隔板一一对应设置,开设于对应的所述隔板的一侧;
12、出风口,与所述隔板一一对应设置,开设于对应的所述隔板的另一侧;
13、单向通风组件,与所述间隔空间一一对应设置,安装于对应的所述间隔空间的底部,以使得气流沿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单向通风组件单向进入所述间隔空间;
14、下料机构,安装于所述间隔空间的内部,用于对所述间隔空间内部的原料进行下料输送;
15、驱动组件启动后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后带动隔板转动,从而带动隔板间隔形成的间隔空间转动,在间隔空间与引导斗的底部口对齐时,原料由引导斗的内部下落至间隔空间的内部,随后随着间隔空间的转动,带动原料转动,直至间隔空间转动至下方与筒体的底部开设的下料口对齐,此时启动下料机构,使得原料由间隔空间的内部下落至下料斗后排出,从而形成对原料的轮转转移;
16、气流输送组件向其中一个间隔空间的内部输送气流后,使得间隔空间内部的气压增加,气流沿着隔板的进风口进入隔板的内部,随后由隔板的出风口排出,使得气流在间隔空间之间依次流动,直至气流流动至与排气管连通的间隔空间后,气流沿着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气流在间隔空间内部的流动,以其中一个间隔空间为例,将之视为初始间隔空间,原料进入初始间隔空间内部后,随着初始间隔空间的转动,首先转动至与排气管连通的位置,使得流经原料的气流湿度最高,随后随着初始间隔空间的转动,流经原料的气流湿度逐渐降低,直至最后初始间隔空间转动至与气泵连通的位置,使得由气泵输入的干燥气流经过初始间隔空间,使得初始间隔空间带动原料转动过程中,流经原料的气流逐渐干燥,从而实现对原料的烘干处理,从而通过气流与原料的方向转动,有利于提高对原料的烘干效果,并且通过对原料的分散处理,实现对原料的实时烘干与分散烘干,有利于提高原料的烘干效果,并且烘干后的原料立即进入生产线,有利于避免原料在烘干后的存储过程中再次受潮的情况发生。
17、优选地,所述单向通风组件包括:
18、固定箱,位于所述间隔空间的最底部,一侧与所述隔板的侧边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箱通过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9、倾斜面,设置于所述固定箱的顶部;
20、单向阀,分设为两组,两组所述单向阀分别呈线性阵列固定于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所述单向阀贯穿所述固定箱顶部的所述倾斜面,气流由所述固定箱内部单向通过所述单向阀进入所述间隔空间;
21、气流沿着出风口进入固定箱的内部,固定箱与全部的单向阀连通,使得气流在具有一定的气压后能够沿着各个单向阀喷出,固定箱的顶部设置有倾斜面,由于倾斜面的设置,使得固定箱的顶部呈现一个凹陷,原料堆积在凹陷的内部,而单向阀的一端位于倾斜面,从而使得气流由单向阀喷出时,即气流沿着倾斜面喷出,从而使得喷出的气流由堆积的原料的下方倾斜喷出,从而有利于使得气流喷出时充分与原料接触,并且通过气流的喷出左右,能够推动原料翻动,从而有利于原料的充分烘干。
22、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
23、升降箱,所述固定箱的中部为中空通槽,所述升降箱卡设于所述固定箱的中部,所述升降箱的侧壁与所述固定箱的中空通槽内壁相抵;
24、气缸,固定于所述隔板的侧壁上;
25、升降块,固定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底部,所述升降块竖向滑动插设于所述固定箱的底部,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升降箱固定连接;
26、气缸启动后通过伸缩杆带动升降块移动,升降块带动升降箱竖向移动,升降箱的侧壁与固定箱的中空通槽内壁相抵时,原料堆积在升降箱的顶部与固定箱的倾斜面所形成的凹陷中,在升降箱向下移动时,升降箱的侧壁与固定箱的中空通槽内壁分离,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空隙,此时原料能够由两者之间的空隙处下落,从而实现对原料的下料。
27、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
28、过滤网,贯穿嵌设于所述升降箱的顶部;
29、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筒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料斗(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转干燥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通风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隔板(7)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气缸(902)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液管(14)的端部安装有水泵,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筒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料斗(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转干燥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通风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片材生产线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新川,张翔,陶恒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永合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