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忠铉专利>正文

洁牙剂成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33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洁牙剂成份,尤其涉及漂白牙齿,去除牙斑和预防牙周疾病密切相关的洁牙剂成份。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洁牙剂成份由二种糊剂组成:第一各糊剂含过氧化氢,第二种糊剂含次氯酸钠,而将这二种糊剂装入到有分隔或分离容器的双重容器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洁牙剂成份,尤其涉及漂白牙齿,预防龋牙和牙周疾病的洁牙剂成份。
技术介绍
一般讲来,牙齿变色的原因可分为二类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事物残渣、尼古丁、咖啡和红茶等沉积在牙齿表面或者牙垢或软性沉积物在牙齿表面受到色素成份染色时均会引起外源性变色。牙齿失去神经或者服用大量四环素类抗生素或者年老均会引起内源性变色。为了增白变色的牙齿或者增白原先无光泽的牙齿,通常是采用牙齿漂白。有一种牙齿漂白方法是按下述程序进行的首先,在要漂白的牙齿周围放置橡皮障;第二,用牙科绣花丝线封住牙齿周围以保护牙龈不收强烈漂白剂的损害;第三,一种工具例如一块小铁片被放到已涂上试剂后的每一颗牙齿上;最后,升高铁片的温度,温度的高低因人而异。上述这一方法约历时一小时,所引起的副作用是牙齿在漂白后对温度的改变会过度的敏感等。因此,研制出了更为有效的漂白牙齿的方法应用一种灯将热和光施加于整颗牙齿。但是,这一方法如同上述漂白牙齿的方法一样亦需在要漂白的每一颗牙齿周围安放橡皮障,因而这一方法的一个困难是受手术者必须在发热的灯面前坐半小时到一小时之久。从漂白牙齿所用的方法中,即加热、紫外线辐射或激光束对漂白剂产生作用,本专利技术者发现牙齿脱色的基本原理是从漂白剂产生出氧。另一方面,传统的用于牙齿漂白的洁牙剂是用物理的方法细磨牙齿表面使之光滑,因为这类洁牙剂含有高度磨损的材料以达到漂白的效果。然而这类洁牙剂不能完全符合用户漂白牙齿的期望,并会引起牙齿的过度敏感,或者因长时期使用此类洁牙剂造成过度磨损而导致牙颈的磨损。因此本专利技术者研制出一种配方,能漂白牙齿而无上述牙齿漂白法中存在的困难和副作用,亦没有传统漂白牙齿洁牙剂引起牙齿磨损的副作用。常见的牙齿疾病包括龋牙(引起牙齿腐烂形成空洞),牙周炎(牙龈疾病,牙周疾病)和错位咬合,这被称为牙齿的三大疾病。能引起龋牙的事物有无自我净化的净化食品(例如甜食,可口可乐,软饮料,含碎肉的汉堡包),含高糖份的食品(例如巧克力,糖果,干果)和粘性食品(小吃),后者容易留在齿间或牙龈之间,因为具有粘附的性能。上述易引起龋牙的食品会粘附在牙齿表面而形成细菌聚集(牙斑),使细菌繁殖,由细菌分泌出的酸引起牙齿腐烂。年龄超过二十几岁和接近四十岁的人患龋牙者减少,而牙周炎的发病率却增多。牙周疾病是一种传染疾病,是成年人常患的疾病,此种疾病会因牙龈出血,肿胀,形成牙周袋和破坏牙槽骨而导致牙齿脱落。牙周疾病的病变机理描述如下机械性堆积在牙周袋上的牙斑为生存在牙周袋周围的细菌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这种生存条件下的细菌逐渐由有氧的,可渗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转变为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后者则在牙周袋深部繁殖。在这种情况下,厌氧性革兰氏阴性细菌所产生的全部毒素和产物回直接毁坏组织,或者刺激免疫系统引起牙周组织因受到被刺激的免疫系统的各种作用而发炎和遭破坏。根据统计学的资料,四颗脱落的牙齿中有三颗是因牙周疾病造成的。一般认为,根据牙科学的观点全世界范围内十个成年人中有九人患有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患者有牙痛和咀嚼困难,伴有严重的口臭。牙周疾病患者的牙龈可能出血或者他们的牙齿由于牙槽骨吸收而变得敏感。因此,牙周疾病占成年人口腔疾病的很大比例。引起牙周疾病的一个因素也是口腔中的细菌,因为细菌在口腔内牙齿表面聚集形成牙斑。这样,防止牙周疾病和龋牙的根本方法是在于去除牙斑。因为细菌聚集并附着在牙齿表面呈一薄层,所以勤刷牙可以除去大部分牙斑,然而不可能光靠刷牙除去全部的牙斑,如果牙斑存在于牙刷无法刷到的地方就不能刷去。因此,留在牙齿这些部位的牙斑会与口腔中唾液所含的无机物质结合而变成为坚如石块的牙积石。牙积石有粗糙的表面,容易使牙斑附着,从而导致牙斑继续堆积,引起牙龈发炎,进一步破坏支撑组织,例如牙槽骨。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是旨在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容易漂白牙齿而无磨损牙齿等副作用的洁牙剂成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预防龋牙和牙周疾病明显效果的洁牙剂成份。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漂白牙齿的洁牙剂成份由二种糊剂组成一种糊剂含过氧化物,另一种糊剂是含氯酸离子的催化剂,以激活过氧化物。本专利技术中的过氧化物是选自过氧化氢,过氧化钡,高硼酸钠,过氧化钙和过氧气化脲基因中的一个或多个过氧化物。本专利技术中的催化剂是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催化剂次氯酸钠(NaOCI),亚氯酸钠(NaOCI2),氯酸钠(NaOCI3),次氯酸钙(CaCI2O2),氯酸钙(CaCI2O6),氯酸镁(MgCI2O6),氯酸铝(AICI3O9)和氯酸钾(CIKO3)。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洁牙剂的成份有二种糊剂组成一种糊剂含过氧化氢,另一种糊剂含次氯酸钠。在第一种糊剂中,过氧化氢的重量是第一种糊剂的约2.5×10-4到1.5%,在第二种糊剂中,次氯酸钠的重量是第二种糊剂的约2.5×10-4到0.25%。然后第一种糊剂和第二种糊剂按重量大致一对一混合用于洁牙剂,第一种糊剂和第二种糊剂是装入有分开或分隔容器的双重容器中。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点和其他特点,上述各方面和其他方面及上述优点和其他优点从下述的描述,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能够获得了解。图表中图1显示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实验组的颜色读数曲线图; 图2显示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实验组的颜色读数曲线图;图3显示根据牙膏的传统成份,对照组的颜色读数曲线图;图4显示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实验组的牙龈指数曲线图;图5显示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实验组的牙龈指数曲线图;图6显示根据牙膏的传统成份,对照组的牙龈指数曲线图;图7显示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实验组牙斑指数曲线图;图8显示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实验组牙斑指数曲线图;图9显示根据牙膏的传统成份,对照组的牙斑指数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根据所附图表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的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洁牙剂的成份是由二种糊剂组成第一种糊剂含过氧化氢,用于结牙剂基础;第二种糊剂含次氯酸钠,用于洁牙剂基础。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生产漂白剂,氧化剂和各种衍生物等。利用由不稳定的化学物质产生的初生态氧以达到漂白的目的。但是,过氧化氢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几乎不分解。为了分解过氧化氢,需要将过氧化氢与有机物质或重金属接触,需要应用加热或用紫外线辐射或用短波光例如激光束。因此,为了产生出过氧化氢的初生态氧,需要将次氯酸钠NaOCI作为催化剂加入到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糊剂中。次氯酸钠是一种碱金属的盐,对于灭菌,消毒和漂白均有良好的效果,作用持久,因此可以用作灭菌剂,漂白剂,氧化剂和分析试剂。在齿科诊疗所,次氯酸钠是用于牙齿的牙根管内消毒,因为次氯酸钠具有很强的消毒力,它亦是一种强力有机溶剂,可以渗透到工具无法到达的牙根管的每一个角落除去遗留的腐烂牙髓。在本专利技术中,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二者用在一起,起到灭菌和溶解有机物质的作用(次氯酸钠)以及消毒和脱色的作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用在一起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描述如下 从上述化学式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通过与次氯酸钠的反应,不需要加热、紫外线和激光束,只要用传统的方法即可产生出氧。因此,当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洁牙剂的上述成份时,通过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反应产生出的氧使牙齿脱色。另外,利用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漂白牙齿的洁牙剂成份,其特征在于:所述洁牙剂成份由含过氧化物的第一种糊剂,和含用来激活所述过氧化物的含有氯酸离子的催化剂的第二种糊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忠铉
申请(专利权)人:郑忠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