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包括两个施工模板本体,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的左侧均设置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的右侧均设置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模板拼接角度的调节机构,四个所述定位杆上均设置有安装机构。该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通过转把的配合,可以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块转动,以便调节定位杆的方向,使施工模板在拼接时能够调整拼接方向,通过螺纹板的配合,在转杆转动时会带动螺纹槽转动,从而使螺纹板在转杆的外侧移动,同时螺纹板与螺纹槽之间的扭矩能够避免转杆因非人为因素而发生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具体为一种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
技术介绍
1、建筑模板是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2、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3626645u)中公开了可拆卸重复使用的铝木复合模板,该可拆卸重复使用的铝木复合模板包括竖直的模板本体,模板本体包括铝制外框和木芯,铝制外框内部中空,木芯位于铝制外框内部,铝制外框的外侧壁固设有插块,铝制外框在背离插块的外侧壁开设有插槽,相邻模板本体的插块与插槽插接配合,该实用解决了由于墙体的长度不一,而铝木复合模板的形状较为单一固定,难以灵活适应不同长度墙体,导致铝木复合模板的重复使用率较低的问题,但是该专利中模板之间在进行拼接延长时,只能够从侧面单一方向进行延伸,而从模板的其它方向上无法进行连接,导致模板的转角处无法拼接起来,使得模板难以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影响模板内浇筑成型的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包括两个施工模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1)的左侧均设置有两个定位杆(2),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1)的右侧均设置有两个定位槽(3),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1)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模板拼接角度的调节机构(4),四个所述定位杆(2)上均设置有安装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和定位槽(3)的位置相对应,且定位杆(2)的外径与定位槽(3)的内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2)包括转把(421)和两个转...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包括两个施工模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1)的左侧均设置有两个定位杆(2),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1)的右侧均设置有两个定位槽(3),两个所述施工模板本体(1)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模板拼接角度的调节机构(4),四个所述定位杆(2)上均设置有安装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和定位槽(3)的位置相对应,且定位杆(2)的外径与定位槽(3)的内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2)包括转把(421)和两个转块(422),所述转把(421)与转杆(41)的顶端固定,两个所述转块(422)均与转杆(41)的外侧固定,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槽(44)的内侧,两个所述转块(422)的左侧分别与两个定位杆(2)的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使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3)包括第一弹簧(431)、螺纹板(432)、两个限位杆(433)、两个限位块(434),所述第一弹簧(431)的一端与施工模板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一弹簧(431)的另一端与螺纹板(432)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转杆(41)顶端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435),所述螺纹槽(435)与螺纹板(432)的内侧螺纹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433)的一端均与施工模板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两个所述限位杆(433)的另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螺纹板(432)的上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勇,刘一樑,李士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泓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