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0116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0:58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柱,所述U形座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U形座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处理箱,所述U形座的两侧上方设置有调温机构,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机构、调温机构与搅拌机构,工作人员将茶叶经过处理箱的上方将茶叶加入其内部,可在加热翻炒时,使其受热均匀,并均匀的翻炒,之后经过第一电机、卷柱、钢丝绳、导向轮、连接板、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调节处理箱与电加热管之间的间距来实现调温,以免持续加热导致处理箱底部过热造成茶叶翻炒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


技术介绍

1、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茶叶在进行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加工翻炒,便于将茶叶炒干。

2、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78849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为一种茶叶加工用自动炒干装置,通过设置有机壳、导风口、电加热丝组件、风机、进风口和滤尘网,茶叶导入至箱体的内部后,设置的加热片通电可以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加热,再通过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转轴以及搅拌杆和翻铲转动,并对箱体内部的茶叶进行翻动炒干,同时可以通过机壳内部的风机启动将外部空气经滤尘网过滤后由进风口中抽入,并由电加热丝组件对空气进行加热后,最后由连通的导风口将加热后空气导入至箱体的内部,对箱体内部的茶叶进行辅助热风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包括U形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柱(2),所述U形座(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机构(3),所述U形座(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处理箱(4),所述U形座(1)的两侧上方设置有调温机构(5),所述处理箱(4)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所述U形座(1)的内部底端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301),所述第二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轴柱(302),所述轴柱(3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齿(303),所述U形座(1)的内部底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包括u形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柱(2),所述u形座(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机构(3),所述u形座(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处理箱(4),所述u形座(1)的两侧上方设置有调温机构(5),所述处理箱(4)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所述u形座(1)的内部底端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301),所述第二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轴柱(302),所述轴柱(3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齿(303),所述u形座(1)的内部底端中部经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柱(304),所述转柱(30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锥形齿(305),所述转柱(30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圆板(306),所述圆板(306)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电加热管(3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303)与第二锥形齿(305)之间为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远礼袁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纯原森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