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投影镜头制造技术_技高网

投影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069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24
一种投影镜头,包括:自所述投影镜头的放大侧,到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依序排列具屈光度的一第一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二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三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四透镜以及具屈光度的一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中,至少一片为渐变折射率镜片,且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符合0.6>T/D>0.035,其中,T为渐变折射率镜片在中心上的厚度,D为渐变折射率镜片最大外径;以及一光圈设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之间,且所述光圈和所述缩小侧之间的具屈光度镜片的屈光度总和的数值为正,其中所述投影镜头具屈光度的镜片数目小于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投影机、微型投影机、电视墙等所使用的投影镜头


技术介绍

1、投影机以往多是液晶(lcd)投影,体积较大,近年来随着数字光处理(dlp,digitallight processing)技术已极为成熟,其使用数字微镜器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device,亦称光阀),使得投影机的体积可大幅缩小。然而,习用的投影镜头的体积所能缩小的幅度却比较有限,这是因为光学镜头总是会有各种像差,使得画面失真,例如色差。以往消色差的方式通常是用胶合镜片,技术成熟,但缺点在于使用了二片或以上数量的镜片,导致体积较大,且因使用的镜片数量较多使得成本较高。故而如何令光阀式投影机的投影镜头缩小体积就是本
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为此,申请人殚精竭虑,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投影镜头”,利用非均质材料制造镜片以达到在不使用胶合镜片的前提下、达到相同的消色差效果,或是利用非均质材料使得胶合镜片的消色差的功效更加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达到缩小镜头体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投影镜头是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来制造非均质的消色差镜片,以达到渐变折射率的光学特性而成为渐变折射率透镜,借此取代了胶合镜片,此非均质是有别于传统透镜的均质而言。传统透镜是均质材料,故而通过曲面来达到折射效果;而本专利技术渐变折射率透镜即是利用两种以上材料的非均质分布令光线于其中行进时达到被折射的效果,通常是两种不同密度、不同掺杂的材料来制造一个镜片。由于胶合镜片的体积较大(通常是厚度较厚),若改用渐变折射率透镜可以减小具消色差功能的镜片(element)或镜群(group)的体积。更进一步而言,此渐变折射率透镜表面形状可为平板透镜、亦可具有球面或非球面的结构、或表面具衍射结构,又或者可具有反曲特性。而渐变折射率的渐变的方向可为径向或径向兼轴向。又,投影镜头内光圈与影像缩小侧之间的透镜组的屈光度总和为正。至于投影镜头内光圈与影像放大侧之间的透镜至少有一个是非球面镜片。又,投影镜头的光圈值在1.35至2.5之间。此外,亦可使用渐变折射率透镜作为胶合透镜中的其中的一个透镜。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的δnd值符合下列条件:δnd≤ndmax-ndmin<0.24,其中ndmax为渐变折射率镜片的最大nd值、而ndmin为渐变折射率镜片最小的nd值,且nd值为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在氦气d线(氦黄线、波长587.56nm)的折射率。如此即可进一步缩小投影镜头的体积,并维持甚至增进消色差的功效。

2、故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镜头,包括:自所述投影镜头的放大侧,到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依序排列具屈光度的一第一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二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三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四透镜以及具屈光度的一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中,至少一片为渐变折射率镜片,且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符合0.6>t/d>0.035,其中,t为渐变折射率镜片在中心上的厚度,d为渐变折射率镜片最大外径;以及一光圈设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之间,且所述光圈和所述缩小侧之间的具屈光度镜片的屈光度总和的数值为正,其中所述投影镜头具屈光度的镜片数目小于12。

3、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投影镜头,包括:自所述投影镜头的放大侧到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依序排列具屈光度的一第一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二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三透镜、具屈光度的一第四透镜以及具屈光度的一第五透镜;一光圈设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之间;且所述光圈和所述缩小侧之间的具屈光度镜片的屈光度总和的数值为正;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中,至少一片为曲面具屈光度、且两表面材料不均质透镜,且所述两表面材料不均质材料透镜符合0.6>t/d>0.035,其中,t为不均质材料透镜在所述投影镜头光轴上的厚度,d为不均质材料透镜最大外径;而所述投影镜头具屈光度的镜片数目小于12。

4、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又再提供一种投影镜头,包括:自所述投影镜头的放大侧,向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依序排列具屈光度的第一透镜、具屈光度的第二透镜、具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具屈光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屈光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一为具有屈光度且表面平滑无微结构的平板镜片,且所述平板镜片符合0.6>t/d>0.035,t为平板镜片厚度,d为所述平板镜片最大外径;一光圈设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缩小侧之间,且所述光圈和所述缩小侧之间的具屈光度镜片的屈光度总和的数值为正;以及所述投影镜头具屈光度的镜片数目小于12。

5、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不均质透镜为渐变折射率透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不均质透镜的至少一面为曲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不均质透镜的曲面为球面、非球面、或具衍射结构。

6.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平滑无微结构的平板镜片为渐变折射率镜片。

8.如权利要求1、3、或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的ΔNd值符合下列条件:ΔNd≤Ndmax-Ndmin<0.24,其中Ndmax为渐变折射率镜片的最大Nd值、而Ndmin为渐变折射率镜片最小的Nd值,且Nd值为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在氦气d线的折射率。

9.如权利要求1、3、或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的折射率的渐变方向为径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折射率的渐变方向为径向的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的表面具反曲特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折射率的渐变方向为径向且表面具反曲特性的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更具有一非球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折射率的渐变方向为径向的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为胶合式镜片。

13.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投影镜头的放大侧至所述光圈之间的各镜片为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至少包含一非球面镜片。

14.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投影镜头的缩小侧至所述光圈之间的各镜片为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屈光度的总和为正。

15.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的F值的范围为:1.35≤F≤2.5。

16.如权利要求1、3、或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的折射率的渐变方向为轴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不均质透镜为渐变折射率透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不均质透镜的至少一面为曲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不均质透镜的曲面为球面、非球面、或具衍射结构。

6.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平滑无微结构的平板镜片为渐变折射率镜片。

8.如权利要求1、3、或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的δnd值符合下列条件:δnd≤ndmax-ndmin<0.24,其中ndmax为渐变折射率镜片的最大nd值、而ndmin为渐变折射率镜片最小的nd值,且nd值为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在氦气d线的折射率。

9.如权利要求1、3、或7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折射率镜片的折射率的渐变方向为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德
申请(专利权)人: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