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水预处理系统、人工回灌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0069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水预处理系统、人工回灌系统及方法,包括可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样品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和矿井水收集箱,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固定有石英砂柱,所述石英砂柱的底部与所述样品采集器连接,所述石英砂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眼里传感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电连接;将矿井水预处系统统和人工回灌系统进行联合,根据介质渗透性变化的程度为预处理系统提供反馈,并通过调整实验参数改变浊度值,解决了水质与回灌介质渗透性的联动问题,此外,通过调整内板位置与控制推进器,辅以一定周期的反冲洗,有效实现了不同水质矿井水的顺利回灌,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灌堵塞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矿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涉及回灌系统,具体是一种矿井水预处理系统、人工回灌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矿井水是指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含水层原有稳定结构,从而出现在矿井内的一种水源,其主要来源于地表入渗补给第四系松散层中的水以及地下水。矿井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煤粉、岩尘等,水体呈现高悬浮物、高浊度的水质特性,上述悬浮物粒径通常位于50μm以下,采用自然沉降的方法难以去除。

2、首先,传统的高浊度矿井水处理方法偏向于末端治理,以地面和井下处理为主,存在着设备选型复杂,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3、其次,基于我国煤炭开采与水资源的矛盾,前人提出矿井水人工回灌的构想,而目前研究集中在回灌地层的调储能力与安全性分析,而针对回灌目前存在着注入与抽出困难的问题少有研究,回灌的抽注能力主要取决于介质的渗透性的变化。然而,在研究中发现了人工回灌水质自净化效果与介质渗透性下降之间存在着矛盾,当矿井水呈现高浊度的水质状况时,往往流经含水层后浊度去除率较高,但此时介质渗透性会呈现较高程度的下降,而为了实现低浊度的水质状况,往往要耗费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的底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上分别设置有样品采集器(13)、数据采集器(12)和矿井水收集箱(10),所述底座(16)的侧壁上固定有石英砂柱(1),所述石英砂柱(1)的底部与所述样品采集器(13)连接,所述石英砂柱(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多个所述眼里传感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12)电连接;所述石英砂柱1的顶部通过第一支管连接有混凝试验搅拌仪(6);所述底座(16)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计量泵(7)和加药系统(8),所述计量泵(7)分别与所述混凝试验搅拌仪(6)和所述矿井水收集箱(10)连接,所述加药系统(8)与所述混凝试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的底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上分别设置有样品采集器(13)、数据采集器(12)和矿井水收集箱(10),所述底座(16)的侧壁上固定有石英砂柱(1),所述石英砂柱(1)的底部与所述样品采集器(13)连接,所述石英砂柱(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多个所述眼里传感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12)电连接;所述石英砂柱1的顶部通过第一支管连接有混凝试验搅拌仪(6);所述底座(16)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计量泵(7)和加药系统(8),所述计量泵(7)分别与所述混凝试验搅拌仪(6)和所述矿井水收集箱(10)连接,所述加药系统(8)与所述混凝试验搅拌仪(6)连接,所述石英砂柱(1)与所述样品采集器(13)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矿井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轮(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矿井水预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溪彧董书宁王晓东郭小铭王强民董兴玲张全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