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065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鼓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子,所述电机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压气机壳和第二压气机壳,所述转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一压气机叶轮和第二压气机叶轮,所述第二叶轮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三压气机叶轮和第四压气机叶轮。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均采用背靠背结构,各自产生的轴向力基本可以相互抵消,因此止推轴承可以采用较小的承载面设计以获得较高轴系效率,并有效提高鼓风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鼓风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


技术介绍

1、鼓风机在污水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应用于供氧曝气,通过向水体中注入氧气,促进水中的生物氧化反应,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随着污水处理行业对多工况和不同处理池深度的变化,要求鼓风机在不同宽流量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压比。对于普通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来说,压气机的流量范围固定,无法根据不同深度水位的处理池工况进行流量调节,使得很多工况下鼓风机无法保证在宽流量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效率,使得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节能性能变差。

3、普通鼓风机采用单压气机、或双压气机结构,通过采用止推轴承来平衡两端的轴向力,在某些设计工况下轴向力较大,需要止推轴承设计时不得不降低轴系效率来提高鼓风机的使用可靠性。

4、因此,需要改进鼓风机结构以实现与污水池不同液位深度多工况的良好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p>

2、一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压气机壳和第二压气机壳,所述转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位于第一压气机壳的第一叶轮腔内,所述第二叶轮位于第二压气机壳的第二叶轮腔内,所述第一压气机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主进气口,所述第一主进气口通过压气机壳进口第一流道(1)连通第一叶轮腔,所述第一压气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压气机壳出口第一流道(4)连通第一叶轮腔,所述第二压气机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主进气口,所述第二主进气口通过压气机壳进口第四流道(10)连通第二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压气机壳和第二压气机壳,所述转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位于第一压气机壳的第一叶轮腔内,所述第二叶轮位于第二压气机壳的第二叶轮腔内,所述第一压气机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主进气口,所述第一主进气口通过压气机壳进口第一流道(1)连通第一叶轮腔,所述第一压气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压气机壳出口第一流道(4)连通第一叶轮腔,所述第二压气机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主进气口,所述第二主进气口通过压气机壳进口第四流道(10)连通第二叶轮腔,所述第二压气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压气机壳出口第二流道(8)连通第二叶轮腔,所述第一叶轮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一压气机叶轮(2)和第二压气机叶轮(3),所述第二叶轮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三压气机叶轮(7)和第四压气机叶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气机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副进气口,所述第一副进气口通过压气机壳进口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朱礼丽陈俊宁孟庆梅韩丽姝许全亮王文文王聪聪陆荣光徐高峰张鸿鹏
申请(专利权)人:富源空气悬浮系统潍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