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063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24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粒机,制粒机包括可转动的环模及设置于环模外侧的切刀装置,切刀装置包括切刀座、切刀杆、切刀及控制模块,切刀座上设有第一穿孔;切刀杆穿设于第一穿孔,且切刀杆与切刀座滑动连接;切刀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切刀杆的一端,控制模块包括执行器、编码器及控制器,编码器能够实时检测执行器的信息,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设定零位,且控制器可以饲料颗粒的长度作为设定距离控制执行器运转,以带动切刀杆移动设定距离,本申请能够精准控制切刀杆的移动距离,从而实现精准地控制切刀与环模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及调整饲料颗粒的长度,且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能够有效提高制粒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制粒机,特别是涉及制粒机。


技术介绍

1、环模制粒机广泛应用于颗粒饲料的加工,可以将经过粉碎、混合、调制后的原料直接压制成颗粒状,它是饲料颗粒加工生产线的关键主机,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效率。环模制粒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环模与压辊组件之间相互挤压,物料随着压辊组件的挤压从环模的孔中挤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环膜出口被甩出,碰撞环模外侧的切刀装置后从根部被切断,进而形成颗粒料。

2、相关技术中的切刀装置是一种固定式切刀,在制粒机开机运行前,需要操作工将切刀调整到距离环模外壁2-3mm处,与环模转动成切线方向,并锁紧固定,这导致切刀与环模外壁之间的距离无法准确控制,颗粒料的长短只能依靠制粒机操作工对距离的感知能力,且对于大型制粒机而言,针对处于较高位置的切刀位置,操作工人需要站在一个高平台上来调整切刀与环模外壁之间的间距,在操作完成后,需要将高平台移走,然而现场操作空间有限,不利于制粒机的操作,且影响制粒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精准控制切刀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机包括可转动的环模及设置于所述环模外侧的切刀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执行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切刀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执行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切刀杆穿设于所述第三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机包括可转动的环模及设置于所述环模外侧的切刀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执行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切刀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执行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切刀杆穿设于所述第三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穿孔相连通的第四穿孔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螺穿设于所述第四穿孔,且与所述第四穿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能够与所述切刀杆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驱动电机及丝杆结构,所述丝杆结构包括丝杆以及套设于丝杆的丝套,所述丝杆与所述切刀杆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丝套连接,以带动所述丝套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丝杆轴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康孔帅魏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