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救器实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1、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在自救器内一般含有一个氧气罐和一个氢氧化钙罐,通过氢氧化钙将呼出气体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从而降低气囊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使得呼出的氧气能够循环充分使用,提升使用的时长。
2、由于在井下出现意外情况时,可能会对自救器产生滚动冲击,为了保证自救器在滚动冲击后也可以正常使用,在出厂时就需要对自救器进行抗滚动冲击实验,来验证自救器的抗滚动冲击性能。现有的用于自救器的抗滚动冲击实验设备只是简单地将自救器固定于测试箱体内部,以不同的转速进行水平转动,无法实际模拟井下的特殊情况,因此对于自救器的抗滚动冲击性能检测比较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解决目前用于自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操作箱(2)以及从动座(3),在操作箱(2)与从动座(3)之间设置有测试箱体(4),测试箱体(4)内部固定有自救器;在操作箱(2)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第一行星齿轮机构(5),驱动机构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5)的第一太阳轮(6)相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5)的第一行星架(7)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8),测试箱体(4)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轴(9),第一传动轴(9)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一传动筒(10),第一离合机构(8)与第一传动筒(10)之间通过第一万向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操作箱(2)以及从动座(3),在操作箱(2)与从动座(3)之间设置有测试箱体(4),测试箱体(4)内部固定有自救器;在操作箱(2)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第一行星齿轮机构(5),驱动机构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5)的第一太阳轮(6)相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5)的第一行星架(7)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8),测试箱体(4)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轴(9),第一传动轴(9)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一传动筒(10),第一离合机构(8)与第一传动筒(10)之间通过第一万向节(11)相连接;在从动座(3)上设置有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2),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2)的第二行星架(13)上滑动设置有第二离合机构(14),测试箱体(4)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5),第二传动轴(15)的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二传动筒(16),第二传动筒(16)与第二离合机构(14)之间通过第二万向节(1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5)还包括第一齿圈(19)、第一行星轮(20);在操作箱(2)的右侧端面上设置有圆形的第一齿圈槽,在第一齿圈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圈(19);在第一齿圈槽的内侧竖直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连通槽,第一齿圈槽通过第一连通槽与操作箱(2)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太阳轮(6)设置于第一齿圈槽的中心处,在第一太阳轮(6)远离从动座(3)的一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套筒(21),第一固定套筒(21)穿过第一连通槽伸入至操作箱(2)的内部,第一固定套筒(21)与第一连通槽内壁之间通过轴承相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架(7)位于第一太阳轮(6)靠近从动座(3)的一侧,在第一行星架(7)靠近第一太阳轮(6)轴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22)插接于第一太阳轮(6)的内部,第一转动杆(22)穿过第一太阳轮(6)以及第一固定套筒(21)伸入至操作箱(2)内部;第一转动杆(22)与第一太阳轮(6)内壁之间通过轴承相转动连接;在操作箱(2)的内部顶面上固定设置有轴承座(23),第一转动杆(22)远离第一行星架(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轴承座(23)内部;在第一行星架(7)远离第一转动杆(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行星轮(20),第一行星轮(20)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插接于第一行星架(7)内部;第一行星轮(20)位于第一太阳轮(6)与第一齿圈(19)之间,并且第一行星轮(20)与第一太阳轮(6)以及第一齿圈(19)均保持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4)、主动齿轮(25)、从动齿轮(26);所述驱动电机(24)固定设置于操作箱(2)内部,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25);在操作箱(2)内部的第一固定套筒(21)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26),主动齿轮(25)与从动齿轮(26)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机构(8)包括第一滑动槽板(27)、第一滑动套筒(28);在第一行星架(7)靠近从动座(3)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板(27),在第一滑动槽板(27)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套筒(28)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状结构,在第一滑动套筒(28)的左端开口外侧固定设置有一圈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滑动卡接于第一滑动槽内部;当第一滑动套筒(28)滑动至第一滑动槽的一端时,第一滑动套筒(28)的轴线与第一转动杆(22)的轴线保持重合;当第一滑动套筒(28)滑动至第一滑动槽的另一端时,第一滑动套筒(28)的轴线与第一行星轮(20)的转轴的轴线保持重合;在第一滑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锁紧孔,两个第一锁紧孔分别对应第一转动杆(22)的轴线以及第二行星轮(46)的转轴的轴线;在两个第一锁紧孔内部分别螺接有一个第一锁紧螺栓(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救器抗滚动冲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机构(8)还包括第一传动杆(30)、第二传动杆(31)、第一拨环(36)、第一弹簧(39)、第一离合块(32)、第二离合块(33)、第三离合块(40);在第一滑动套筒(28)内部轴线处设置有第一传动杆(30)以及第二传动杆(31),第一传动杆(30)位于第一滑动套筒(28)的右端开口内部,并且第一传动杆(30)通过轴承与第一滑动套筒(28)的右端开口内部相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30)的右端与第一万向节(11)的左端相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30)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多边形杆;第二传动杆(31)位于第一传动杆(30)的左端,第二传动杆(31)的右端设置有一个多边形槽,第一传动杆(30)上的多边形杆滑动插接于第二传动杆(31)的多边形槽内部;在第二传动杆(3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三个圆形阵列的第一离合块(32);在第一转动杆(2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三个圆形阵列的第二离合块(33);在第一滑动套筒(28)的侧壁上设置有前后两个第一拨槽(34),在第二传动杆(3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圆环形的第一卡槽(35);在第二传动杆(31)的外侧套接有一个圆环状的第一拨环(36),第一拨环(36)的内侧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张广亮,杨波,牛占山,刘琪,李一波,成嘉伟,张亚萍,王晓明,李素力,雒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溯源计量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