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在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037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在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中的应用,将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与水位波动过程中的沉积物混合,用于降解沉积物中的抗生素、雌激素或有机农药残留;双金属柱撑蒙脱石通过提升水位波动过程中沉积物活性氧物种的产生量,进而有效提高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降解,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提高了1.58倍,抗生素降解效率提高了2倍,对雌激素的降解效率提高1.79倍。其中<supgt;3</supgt;DOM<supgt;*</supgt;的生成量提高4.87倍倍,<supgt;1</supgt;O<subgt;2</subgt;的生成量提高5.04倍,·OH的生成量提高5.13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湖泊沉积物高效修复,具体涉及一直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在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湖泊活性氧物种是湖泊水体或沉积物中的氧在电子转移过程中生成的具有较强活性的物质,典型的湖泊活性氧物种包括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激发三重态氧(3cdom*)等。活性物物种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点位,能够无选择地氧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碳、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在湖泊生源要素循环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显著影响湖泊水体质量和生态系统结构。

2、提高沉积物中还原性物质如铁的电子转移和能量跃迁效率是提升活性氧物种产量的有效方法。一般认为,可向表层沉积物中添加铁氧化物和铁硫化物等方法提高活性氧物种产量。但是,铁氧化物及铁硫化物在沉积物中易发生团聚,降低了电子转移和能量跃迁效率,故对沉积物活性氧物种产量提升幅度有限。蒙脱石是由颗粒极细的含水铝硅酸盐构成的层状矿物,在湖泊沉积物中广泛分布。蒙脱石具有很好的分散性,经水化后其层间可交换阳离子可与周围其他金属阳离子发生交换,将蒙脱石的层间距撑大,经高温煅烧后可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在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与水位波动过程中的沉积物混合,用于降解沉积物中的抗生素、雌激素或有机农药残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去离子水与蒙脱石的质量比为35:1~45:1,水浴温度为3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FeCl3·6H2O浓度为0.45~0.50M,NaSiO3溶液浓度为0.70~0.80M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FeCl3·6H2O浓度与蒙脱石...

【技术特征摘要】

1.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在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fe/si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复合材料与水位波动过程中的沉积物混合,用于降解沉积物中的抗生素、雌激素或有机农药残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去离子水与蒙脱石的质量比为35:1~45:1,水浴温度为3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fecl3·6h2o浓度为0.45~0.50m,nasio3溶液浓度为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成宋娜刘飞赵国强杜海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