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贵金属膜渗透的微量高压加氢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0032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贵金属膜渗透的微量高压加氢系统,包括储氢瓶、缓冲罐、贵金属膜渗透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及相应的阀门管路和主体结构框架组成,储氢瓶用于储存氢气;缓冲罐的入口通过管路与储氢瓶的出口管路连通;贵金属膜渗透系统的入口通过管路与缓冲罐的出口管路连通;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贵金属膜渗透系统的出口管路连通,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出口管路设有第二电磁阀、止回阀;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氢气从储氢瓶中释放出依次通过各类阀门、缓冲罐、贵金属膜渗透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最终氢气保持一定压力和一定流量进入用户系统,避免了采用传统节流减压方式的弊端,克服了高压下仪表阀门无法进行精确控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微量加氢,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贵金属膜渗透的微量高压加氢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机械对于高压加氢装置,一般是针对背压较高的应用场景,在核电领域,氧腐蚀是影响核电厂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在系统中注入氢气进行消氧,其系统压力一般可达16mpa,且所需加氢速率不能太快,否则无法充分消氧。但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远大于液体的可压缩性,气体压力特别是高压气体压力、速率更是难以精确控制。

2、传统流量控制是通过改变流量控制阀的阀内流道的最小截面积,从而改变流动阻力的办法来实现的。理论上改变节流通道的面积可线性调节流量。但流量不只和节流面积有关,实际上,节流面积的改变,也必然会使阀前后的压差发生变化。这就导致相对开度和相对流量之间的关系是不一定非线性的。导致在高压下气体流量不宜控制或者说高压下气体流量控制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贵金属膜渗透的微量高压加氢系统,包括储氢瓶、缓冲罐、贵金属膜渗透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及相应的阀门管路和主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贵金属膜渗透的微量高压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氢瓶、缓冲罐、贵金属膜渗透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及相应的阀门管路和主体结构框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膜渗透系统包括:贵金属膜、加热装置、第三球阀、第四球阀、隔膜泵、第三止回阀,当加氢系统停止运行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控制系统作用下关闭,然后隔膜泵开始工作,对贵金属膜内进行抽真空,维持贵金属膜内真空环境,避免贵金属膜被污染;当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打开第四球阀进行排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氢气经过管道过滤器过滤后,首先通过第一减压阀,根据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贵金属膜渗透的微量高压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氢瓶、缓冲罐、贵金属膜渗透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及相应的阀门管路和主体结构框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膜渗透系统包括:贵金属膜、加热装置、第三球阀、第四球阀、隔膜泵、第三止回阀,当加氢系统停止运行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控制系统作用下关闭,然后隔膜泵开始工作,对贵金属膜内进行抽真空,维持贵金属膜内真空环境,避免贵金属膜被污染;当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打开第四球阀进行排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氢气经过管道过滤器过滤后,首先通过第一减压阀,根据缓冲罐中氢气的压力信号,第一减压阀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中的氢气,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缓冲罐中的氢气经过第二减压阀进入贵金属膜渗透系统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洲吴笑雨张斯宇岳飞飞郝睿奇王文瑶孙岳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