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99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网络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护组件,支撑柱的底端端部滑动安装有四个扇形板,四个扇形板用于对支撑柱进行辅助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扇形气囊的设置,能够对车辆的撞击起到缓冲作用,当车辆撞击在扇形气囊上时,若是驾驶人及时刹车,车辆与扇形气囊的接触,无论是对车辆还是对支撑柱均不会造成过大伤害,有利于保证车辆和支撑柱顶部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网络施工领域,尤其涉及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城市的细胞,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最紧密相关的地方。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生活秩序、生产秩序也受到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威胁。社会治安情况复杂,居民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防范能力不强,使得社区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在社区内布控监控设备来提高社区内的安全,通过监控设备在社区内构成强大的监控网络。

2、在公开号为cn116697237a的专利中便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智能网络监控安装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洞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柱。

3、但是,上述安装架在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社区内不仅仅有行人,还会有车辆,因此若是驾驶人不注意,往往会发生车辆撞击在安装有监控设备的安装架上,造成车辆损伤的同时也会损伤监控设备,其次,社区内走动的人员也较多,在行人散步的过程中,也需要休息,而社区内的长椅布置有限,因此往往无法提供大量人员进行休息。...

【技术保护点】

1.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5),横梁(5)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监控摄像头(8),监控摄像头(8)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护组件,支撑柱(4)的底端端部滑动安装有四个扇形板(3),四个扇形板(3)用于对支撑柱(4)进行辅助支撑,扇形板(3)还用于供行人休息,扇形板(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支撑柱(4)的扇形气囊(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内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座(20),转动座(...

【技术特征摘要】

1.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5),横梁(5)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监控摄像头(8),监控摄像头(8)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护组件,支撑柱(4)的底端端部滑动安装有四个扇形板(3),四个扇形板(3)用于对支撑柱(4)进行辅助支撑,扇形板(3)还用于供行人休息,扇形板(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支撑柱(4)的扇形气囊(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内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座(20),转动座(20)的顶部套接有转动球体(21),转动球体(21)的顶部和支撑柱(4)固定连接,支撑柱(4)的内部开设有排线槽(18),排线槽(18)的顶部连通有横槽(15),横槽(15)开设在横梁(5)的内部中心处,排线槽(18)的底端端部外侧连通有多个接线槽(19),接线槽(19)、排线槽(18)和横槽(15)用于对监控摄像头(8)进行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滑轨(30),扇形板(3)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33),滑动槽(33)滑动连接在滑轨(30)上,扇形气囊(2)远离扇形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壁板上,扇形气囊(2)在膨胀状态下还能够通过扇形板(3)对支撑柱(4)进行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0),相邻两扇形板(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1),且两个扇形板(3)固定连接的限位块(31)之间留有间隙,相邻两扇形板(3)之间设置有一个矩形柱(11),矩形柱(1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且矩形柱(1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2),相邻两扇形板(3)之间的两个限位块(31)分别滑动连接在矩形柱(11)两侧的限位槽(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社区安全网络施工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内置气筒(22),四个内置气筒(22)分别位于四个扇形板(3)的正下方,内置气筒(2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25),活塞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4),活塞杆(24)贯穿底座(1)的顶部壁板,且活塞杆(24)与扇形板(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恒飞杨书成郑文婷刘汪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