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968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纺机部件中的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该中空锭能够方便的将筒管退出,脱筒管过程不会对筒管和锭杆产生损坏,花捻中空锭具有脱筒管装置,脱筒管装置包括均为环形件且均套设在锭杆上的脱筒管座、下把手凸轮、上凸轮圈、承力圈、防脱圈和顶管盘;脱筒管座下端设在锭子座上;下把手凸轮具有下凸轮圈和把手,脱筒管座环壁上设把手孔;在下凸轮圈和上凸轮圈相近的端面上具有当下凸轮圈和上凸轮圈相互产生转动时两者产生轴向距离变化的凸轮结构,下凸轮圈盖在承力圈上,承力圈盖在锭杆的卡簧上;拨动下把手凸轮时上凸轮圈升起带动顶管盘向上顶动筒管,顶动筒管的反作用力经承力圈施加于卡簧后作用在锭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机,尤其是纺机部件中的一种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


技术介绍

1、锭子是纺织机械中的一种重要部件,用于放置纱筒进行喂纱,锭子上安装纱筒的锭杆由机器的驱动带驱动旋转,需要更换纱筒和接入新纱线时,将锭杆从驱动带上脱开并在刹车后取下筒管,锭杆的脱开方式一般是摆动脱开或者是侧倒脱开。

2、筒管绕上纱线后称为纱筒,所以说每次接入新纱时,是从锭杆上换下筒管、装上纱筒,由于目前锭杆的转速较高,应尽量减少纱筒的转动跳动,所以现有筒管除使用合金材质、还将筒管与锭杆加工成同轴度更好的锥度配合,锥度配合的筒管与锭杆容易产生锁紧的现象,有时套在锭杆上的筒管不容易被取下,所以常见的状况是操作人员用工具或者是直接用另一个筒管的盘边刚性敲击锭杆上筒管的下盘边,使筒管退出,长期这样的操作方式会导致筒管和锭杆产生变形,影响到整个锭子的使用寿命和筒管的使用寿命,特别是,锭子的数量较多,有些设备的锭子多达近两百只,一般每24小时需要换纱一次,这种脱筒管方式会增加很多的换纱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具有安装筒管(1)的锭杆(2),所述锭杆(2)回转设置在锭子座(3)上,所述锭子座(3)上设置有扳动锭子座(3)在工作和非工作两种位置之间切换的手柄(4),所述锭杆(2)上部具有与筒管(1)锥孔相配的锥形段(2-1),其特征是:所述花捻中空锭还具有脱筒管装置,所述脱筒管装置包括均为环形件且均套设在锭杆(2)上的脱筒管座(5)、下把手凸轮(6)、上凸轮圈(7)、承力圈(8)、防脱圈(9)和顶管盘(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其特征是:所述上凸轮圈(7)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顶管盘(10)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顶管盘(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具有安装筒管(1)的锭杆(2),所述锭杆(2)回转设置在锭子座(3)上,所述锭子座(3)上设置有扳动锭子座(3)在工作和非工作两种位置之间切换的手柄(4),所述锭杆(2)上部具有与筒管(1)锥孔相配的锥形段(2-1),其特征是:所述花捻中空锭还具有脱筒管装置,所述脱筒管装置包括均为环形件且均套设在锭杆(2)上的脱筒管座(5)、下把手凸轮(6)、上凸轮圈(7)、承力圈(8)、防脱圈(9)和顶管盘(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其特征是:所述上凸轮圈(7)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顶管盘(10)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顶管盘(10)以螺纹连接的形式拧在上凸轮圈(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其特征是:所述顶管盘(10)上外螺纹处设有周向定位槽(10-1),所述上凸轮圈(7)内螺纹处的环壁上设有径向通孔(7-1),具有定位簧(12),所述定位簧(12)的定位部经径向通孔(7-1)弹性压在定位槽(1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其特征是:所述花捻中空锭还具有在锭杆(2)工作状态时保持承力圈(8)与卡簧(11)呈分离状态的复位弹性套(13),所述复位弹性套(13)上端顶在承力圈(8)上、下端直接或间接的顶在花捻中空锭的锭子轴承座(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其特征是:所述花捻中空锭还具有在锭杆(2)工作状态时保持承力圈(8)与卡簧(11)呈分离状态的复位弹性套(13),所述复位弹性套(13)上端顶在承力圈(8)上、下端直接或间接的顶在花捻中空锭的锭子座(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脱筒管装置的花捻中空锭,其特征是:所述脱筒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良吴界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郑陆特种纺机专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