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风电齿轮箱密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发电极为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齿轮箱是半直驱、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中必不可少的部件。润滑油在齿轮箱中起着减少摩擦,避免发热,防止机器磨损的作用,而为了防止齿轮箱的输出轴处漏油,要对其进行密封。
2、传统技术一般采用接触式密封,例如骨架密封,这种密封方式由于材料的原因,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会逐步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一般最多在工作两年就会出现失效造成齿轮箱漏油,从而影响到装置的正常运转,导致发电机组产生额外的停机,维修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具有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采用多重密封结构实现齿轮箱输出轴处可靠密封的优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结构,包括:齿轮箱后盖,输出轴,连接密封装置,输出端盖;所述齿轮箱后盖通过所述连接密封装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内侧,所述输出端盖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外侧上并与所述齿轮箱后盖连接,所述齿轮箱后盖上设置有第一回油通道,第二回油通道和第三回油通道;所述连接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挡油装置,第二挡油装置和第三挡油装置,所述第一挡油装置、所述第二挡油装置和所述第三挡油装置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齿轮箱后盖与所述输出轴之间,所述第一挡油装置、所述第二挡油装置、所述第三挡油装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油装置包括轴承组件和第一挡油环,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一挡油环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通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挡油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腔。
5、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轴承隔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轴承隔圈和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齿轮箱后盖与所述输出轴之间,所述轴承隔圈位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的入口处。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油装置包括第一甩油环和第二挡油环,所述第一甩油环和所述第二挡油环在径向上由内向外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后盖之间,所述第二挡油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腔,所述第二挡油环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与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油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凸锥环,所述第一甩油环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锥环相配合的第一凹锥环。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挡油装置包括第三挡油环和第二甩油环,所述第二甩油环和所述第三挡油环在径向上由内向外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后盖之间,所述第三挡油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环腔,所述第三挡油环上设置有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二回油孔与所述第三回油通道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挡油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凸锥环,所述第二甩油环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锥环相配合的第二凹锥环。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甩油环和所述第二甩油环的端面上均设置成阶梯状。
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采用定位销,所述第一挡油环、所述第二挡油环、所述第三挡油环和所述输出端盖中之间接触的地方均设置有定位槽孔,所述定位槽孔中均设置有所述定位销。
12、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与所述第一挡油环接触的地方设置有凸起,所述输出轴上位于第二甩油环右侧的地方设置有凹环槽,所述凹环槽内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和所述凸起配合将所述第一甩油环和所述第二甩油环夹紧。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装置结构简单紧凑,第一挡油装置、第二挡油装置和第三挡油装置分别将流出的润滑油分别由第一回油通道,第二回油通道和第三回油通道逐级导回齿轮箱中,减少了润滑油的泄露以及浪费,第一环腔、第二环腔和第三环腔的设置对流出的润滑油起到一个阻挡和缓冲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箱后盖(101),输出轴(201),连接密封装置,输出端盖(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装置包括轴承组件和第一挡油环(501),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一挡油环(501)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通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挡油环(50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01),轴承隔圈(40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02),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01)、所述轴承隔圈(401)和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02)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齿轮箱后盖(101)与所述输出轴(201)之间,所述轴承隔圈(401)位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的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油装置包括第一甩油环(701)和第二挡油环(502),所述第一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油环(50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凸锥环,所述第一甩油环(70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锥环相配合的第一凹锥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油装置包括第三挡油环(503)和第二甩油环(702),所述第二甩油环(702)和所述第三挡油环(503)在径向上由内向外安装在所述输出轴(201)与所述齿轮箱后盖(101)之间,所述第三挡油环(503)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环腔,所述第三挡油环(503)上设置有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二回油孔与所述第三回油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油环(50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凸锥环,所述第二甩油环(702)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锥环相配合的第二凹锥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甩油环(701)和所述第二甩油环(702)的端面上均设置成阶梯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采用定位销(901),所述第一挡油环(501)、所述第二挡油环(502)、所述第三挡油环(503)和所述输出端盖(601)中之间接触的地方均设置有定位槽孔,所述定位槽孔中均设置有所述定位销(9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01)上与所述第一挡油环(501)接触的地方设置有凸起,所述输出轴(201)上位于第二甩油环(702)右侧的地方设置有凹环槽,所述凹环槽内设置有卡簧(801),所述卡簧(801)和所述凸起配合将所述第一甩油环(701)和所述第二甩油环(702)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箱后盖(101),输出轴(201),连接密封装置,输出端盖(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装置包括轴承组件和第一挡油环(501),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一挡油环(501)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通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挡油环(50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01),轴承隔圈(40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02),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01)、所述轴承隔圈(401)和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02)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齿轮箱后盖(101)与所述输出轴(201)之间,所述轴承隔圈(401)位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的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油装置包括第一甩油环(701)和第二挡油环(502),所述第一甩油环(701)和所述第二挡油环(502)在径向上由内向外安装在所述输出轴(201)与所述齿轮箱后盖(101)之间,所述第二挡油环(50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腔,所述第二挡油环(502)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与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201)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油环(50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凸锥环,所述第一甩油环(70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锥环相配合的第一凹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赵晶晶,任世文,牛斌,冯佳成,梁政权,王雷,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