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903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涉及井盖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窨井、隐形井盖主体、通孔、凹槽、卡槽和异形孔,所述隐形井盖主体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板、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和弹簧,在隐形井盖主体正常使用期间,利用旋转板的旋转,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从空腔中推出,使第一移动板插入卡槽,将隐形井盖主体与窨井进行固定,第二移动板则移动至通孔上方,进行隐蔽,一定程度地提高了隐形井盖主体使用时的安全性和隐蔽性,弹簧可在市政工作人员检修时,辅助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收回空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井盖,具体为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


技术介绍

1、隐形井盖,用于遮盖道路窨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的市政用品,并且为了确保井盖和窨井的存在对市容的影响尽可能小,通常使用隐形井盖,使井盖尽可能不突出,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场所,市政工人通常需要打开隐形井盖,对窨井内部的情况进行维修和检查,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

2、现有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通常在开启时,使用相应的井盖钩子,插入隐形井盖预留的通孔中,即可拉动隐形井盖主体,将其打开,打开过程较为方便,但由于隐形井盖预留的通孔暴露在外部,隐蔽性和安全性不高,可能存在非专业原因误开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以解决现有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因通孔完全暴露,隐蔽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包括窨井、隐形井盖主体、通孔、凹槽、卡槽和异形孔,所述隐形井盖主体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空腔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旋转板,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板。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隐形井盖主体在正常使用期间,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在旋转板的作用下,顺利伸出空腔,利用第一移动板与卡槽的结合,将隐形井盖主体与窨井进行固定,并利用第二移动板对通孔进行隐藏,提高隐形井盖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与隐形井盖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旋转板固定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专业工具通过异形孔向旋转轴施力时,旋转轴能顺利旋转,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轴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空腔与凹槽相连通,所述通孔开设于凹槽的底部,所述空腔靠近第一移动板的一侧与外界相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腔与凹槽和外界保持连通状态,确保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在旋转板的作用下,能够顺利伸出空腔。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板与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二移动板与凹槽相适配。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板与卡槽较高的适配度,使得第一移动板在旋转板的作用下顺利进入卡槽中,使得隐形井盖主体与窨井进行暂时地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板呈“8”字形结构,所述旋转板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板的特殊结构设置,使得旋转板在旋转轴的转动作用下,能够同时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推出空腔。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一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弹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弹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在旋转板的推动作用下,向空腔外伸出时,分别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也随之向外侧移动。

14、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呈对称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两侧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通过两个弹簧与固定座相连接,使得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受力时,两个第一连接座和两个第二连接座均能够将两侧的弹簧拉伸。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内侧均呈弧形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内侧弧形结构的设置,使得旋转板在转动时,不会碰触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内侧。

1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呈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固定座的间距大于旋转板的长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对称的固定座,对应每组两个对称的弹簧,确保弹簧能够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连接座的两侧同时作用。

20、进一步的,所述异形孔开设于旋转轴的顶部,所述异形孔的外径为圆形,所述异形孔的内径为六边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形孔的开设位置,使得市政工作人员能够在隐形井盖主体关闭后的顶部位置,施力于位于空腔中的旋转轴。

22、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板、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和弹簧,在隐形井盖主体正常使用期间,利用旋转板的旋转,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从空腔中推出,使第一移动板插入卡槽,将隐形井盖主体与窨井进行固定,第二移动板则移动至通孔上方,进行隐蔽,一定程度地提高了隐形井盖主体使用时的安全性和隐蔽性,弹簧可在市政工作人员检修时,辅助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收回空腔。

24、2、本技术通过设置异形孔,利用异形孔特殊的结构,使得只有使用内六角扳手这样专业的维修工具,才可施力将旋转轴转动,从而利用旋转板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推出,对隐形井盖主体进行固定,并对通孔进行遮蔽,如此,便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尽可能避免因非专业原因误开的情形出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窨井(1)、隐形井盖主体(2)、通孔(4)、凹槽(5)、卡槽(6)和异形孔(7),所述隐形井盖主体(2)上设置有旋转机构(3),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空腔(301)和旋转轴(302),所述旋转轴(302)上设置有旋转板(303),所述空腔(3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座(308),所述固定座(308)的两侧设置有弹簧(309),所述弹簧(309)远离固定座(3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305)和第二连接座(307),所述第一连接座(30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板(304),所述第二连接座(30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板(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02)与隐形井盖主体(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02)与旋转板(30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01)与凹槽(5)相连通,所述通孔(4)开设于凹槽(5)的底部,所述空腔(301)靠近第一移动板(304)的一侧与外界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304)与卡槽(6)相适配,所述第二移动板(306)与凹槽(5)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03)呈“8”字形结构,所述旋转板(303)与第一移动板(304)和第二移动板(306)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305)与第一移动板(3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305)通过弹簧(309)与固定座(30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307)与第二移动板(30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307)通过弹簧(309)与固定座(308)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09)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弹簧(30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309)呈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305)和第二连接座(307)的内侧均呈弧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08)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308)呈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固定座(308)的间距大于旋转板(303)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7)开设于旋转轴(302)的顶部,所述异形孔(7)的外径为圆形,所述异形孔(7)的内径为六边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窨井(1)、隐形井盖主体(2)、通孔(4)、凹槽(5)、卡槽(6)和异形孔(7),所述隐形井盖主体(2)上设置有旋转机构(3),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空腔(301)和旋转轴(302),所述旋转轴(302)上设置有旋转板(303),所述空腔(3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座(308),所述固定座(308)的两侧设置有弹簧(309),所述弹簧(309)远离固定座(3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305)和第二连接座(307),所述第一连接座(30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板(304),所述第二连接座(30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板(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02)与隐形井盖主体(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02)与旋转板(30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01)与凹槽(5)相连通,所述通孔(4)开设于凹槽(5)的底部,所述空腔(301)靠近第一移动板(304)的一侧与外界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304)与卡槽(6)相适配,所述第二移动板(306)与凹槽(5)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铁峰金忠岱肖文博石雪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地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