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892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选取多个不同隔夹层类型的岩心样品的数据;对不同隔夹层类型在常规测井曲线上进行响应特征分析,并结合倾角测井资料,确定所选岩心样品反映隔夹层类型的敏感测井曲线;利用隔夹层敏感测井曲线,通过Fisher降维法得到求取典则函数;利用典则函数,对多参数高维的测井参数数据体进行降维,根据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函数的梯度下降算法,求取不同隔夹层类型对应的判别函数;将待判深度段的测井值代入以上各个判别函数中计算,比较计算后的判别函数值,最大的判别函数值所对应的隔夹层类型为该深度段隔夹层类型。能够准确区分出不同隔夹层,提高隔夹层识别精度、简化识别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井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隔夹层在陆相沉积中是普遍存在的,其规模、展布及在储层中的发育位置对流体的流动有重要影响,隔夹层数据是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描述的重要内容。单井隔夹层的识别、隔夹层井间对比,对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生产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锥进,而隔夹层对于抑制底水锥进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开展储层隔夹层识别,在油藏精细刻画及剩余油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储层隔夹层识别的主要方法包括,利用野外观测结果,采用现代沉积理论、沉积模式等进行概念化,基于数学拟合,对隔夹层的分布进行定性-半定量研究;以岩心、录井、测井分析为手段,个别辅以精细地震解释、井间地震等,识别隔夹层;结合不同类型隔夹层测井响应特征,建立隔夹层识别图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隔夹层识别中,以上方法均取得一定的适用效果。但上述方法要么识别精度不高,要么就是识别步骤繁琐,无法有效的推广。

/>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岩心样品的隔夹层类型通过岩心分析实验方法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确立隔夹层与常规测井及倾角测井数据的相关关系,进而确定所选岩心样品反映隔夹层类型的敏感测井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利用确定的敏感测井曲线,构造出k类测井参数向量矩阵Xk=(xk1,xk2,…,xkn)T,k为隔夹层的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岩心样品的隔夹层类型通过岩心分析实验方法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确立隔夹层与常规测井及倾角测井数据的相关关系,进而确定所选岩心样品反映隔夹层类型的敏感测井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利用确定的敏感测井曲线,构造出k类测井参数向量矩阵xk=(xk1,xk2,…,xkn)t,k为隔夹层的类型数量,n为每类样本数,xki为第k类的第i个样品点对应的测井参数向量;采用fisher判别的原理,求能够将总体尽可能分开的投影方向a,对原数据系统进行坐标变换,进而提取隔夹层判别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隔夹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隔夹层判别特征的过程为:样品点xki在a方向的投影为atxki,t表示矩阵的转置,各类测井数据的投影为:gk:atxk1…atxknk=1,2…5将gk组中数据投影的均值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若坤王超虞兵鲁明宇吴刚张承森信毅吴兴能郭克才荣俊卿贾旭楠王开宇陈蓉于红枫王俊黄时祯杨珺茹韩杰王美玲旷曦域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