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电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863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合金电感成型模具,包括底座、高度调节件、成形中模、成形下冲和成形上冲,底座水平设置,成形中模水平设置,其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模孔,成形中模通过高度调节件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成形下冲置于底座上端,且成形下冲的上端与模孔对齐并伸入到模孔内以将模孔的下端封堵以形成模槽,模槽内用以装纳电感线圈和金属磁性粉末,成形上冲的下端插入至模孔内并在外力作用下挤压金属磁性粉末成形为包埋有电感线圈的坯件,高度调节件用以驱动成形中模相对于成形下冲的高度,以调节模槽的槽深或将坯件向上顶出,其装配简单,且可便捷的加工出不同厚度的坯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粉末冶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合金电感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电感作为电子线路三大基础元件之一,在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振荡、延迟、陷波、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而一体成型的电感包括磁体和绕组本体两部分,其成形工艺是将绕组本体埋入金属磁性粉末内部(如图1所示),进行压铸而成。一体成型电感将电感线圈和磁芯整合在一个独立的单元中,这使得它占用较小的pcb面积,有助于减小整体设备的体积,使其更加轻薄和紧凑。此外,一体成型电感能在大电流的条件下长期工作,并能为cpu稳定供电。目前,一体成型电感的成形过程都是采用机器生产,成形模具都是针对特定机型进行设计,不仅专用配件多、模具结构复杂、装配困难、通用性差,而且模具制造成本高昂,只适合成熟产品的稳定生产,不适宜新产品的研发和实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组装方便,同时可满足不同规格合金电感成型的合金电感成型模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金电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高度调节件(2)、成形中模(3)、成形下冲(4)和成形上冲(5),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所述成形中模(3)水平设置,其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模孔(31),所述成形中模(3)通过所述高度调节件(2)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成形下冲(4)置于所述底座(1)上端,且所述成形下冲(4)的上端与所述模孔(31)对齐并伸入到所述模孔(31)内以将所述模孔(31)的下端封堵以形成模槽,所述模槽内用以装纳电感线圈和金属磁性粉末,所述成形上冲(5)的下端插入至所述模孔(31)内并在外力作用下挤压所述金属磁性粉末成形为包埋有电感线圈的坯件,所述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高度调节件(2)、成形中模(3)、成形下冲(4)和成形上冲(5),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所述成形中模(3)水平设置,其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模孔(31),所述成形中模(3)通过所述高度调节件(2)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成形下冲(4)置于所述底座(1)上端,且所述成形下冲(4)的上端与所述模孔(31)对齐并伸入到所述模孔(31)内以将所述模孔(31)的下端封堵以形成模槽,所述模槽内用以装纳电感线圈和金属磁性粉末,所述成形上冲(5)的下端插入至所述模孔(31)内并在外力作用下挤压所述金属磁性粉末成形为包埋有电感线圈的坯件,所述高度调节件(2)用以驱动所述成形中模(3)相对于所述成形下冲(4)的高度,以调节所述模槽的槽深或将所述坯件向上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上冲(5)和成形下冲(4)均为直条形,且其断截面均与所述模孔(31)相配合以密封的插入至所述模孔(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31)为方形孔,所述成形上冲(5)和成形下冲(4)为方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电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件(2)包括多个弹簧(21)和配重环(22),所述底座(1)的上端凹设有多个环向间隔分布的下槽孔(11),所述成形中模(3)的下端凹设有多个环向间隔分布的上槽孔(32),且多个所述下槽孔(11)、多个所述上槽孔(32)和多个所述弹簧(21)分别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所述下槽孔(11)和上槽孔(32)相互对齐,每根所述弹簧(21)的两端分别插入至对应的所述下槽孔(11)和上槽孔(32)内,多根所述弹簧(21)共同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强王浩明卢炯红刘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