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内窥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小肠镜检查的导管及共聚焦小肠镜系统。
技术介绍
1、小肠是人体中最长的消化管道,远离口腔及肛门,相互重叠且蠕动,为小肠疾病的检查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通常小肠疾病的诊断会用小肠镜检查,小肠镜术是经口、经肛或者经口和经肛对接的方式进镜,完成全小肠无盲区式的检查以诊疗小肠疾病的方法。临床的过程中可用单气囊电子小肠镜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二者统称为气囊辅助式小肠镜。
2、小肠镜技术是小肠疾病诊治中最为直接的方法,不仅可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查因与鉴别诊断,也可用于小肠息肉等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为了提高对小肠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共聚焦显微内镜被广泛的用于肠道的检查当中。共聚焦显微内镜在使用时,需先将共聚焦显微内镜通过小肠镜活检钳通道送入小肠肠腔内,内镜头端轻轻贴附于被观察黏膜表面,以观察共聚焦激光扫描层面的图像,通过观察的图像可帮助医师快速的明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3、共聚焦显微内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穿过小肠镜活检钳通道后到达检测部位,由于小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肠镜检查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手柄(1)、与所述导管手柄(1)相连的可进入小肠镜导管的导管一,所述导管一包括依次相连的主体段(2)、可塑段(3),所述导管手柄(1)为中空的管,所述主体段(2)与所述导管手柄相连,所述主体段(2)和所述可塑段(3)均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可塑段(3)的外层硬度位于10D~40D之间,所述主体段(2)的外层硬度为67D~76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手柄(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主体段(2)连通的注液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肠镜检查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手柄(1)、与所述导管手柄(1)相连的可进入小肠镜导管的导管一,所述导管一包括依次相连的主体段(2)、可塑段(3),所述导管手柄(1)为中空的管,所述主体段(2)与所述导管手柄相连,所述主体段(2)和所述可塑段(3)均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可塑段(3)的外层硬度位于10d~40d之间,所述主体段(2)的外层硬度为67d~76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手柄(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主体段(2)连通的注液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通道(5)处设置有二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段(3)的内层为内衬管、中层为扁丝网管、外层由软性材料组成,所述主体段(2)和所述可塑段(3)结合部由硬度分别接近的材料进行硬度递减过度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超,丁莽,冯宇,马骁萧,
申请(专利权)人:精微视达医疗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